第二卷 方舟之上並不是方舟 第41-44章(第2/6頁)



原來是這樣,林忍冬抿了抿嘴,又提出另一個觀點,“那海洋中呢?難以保證海洋生物會產生異變吧?太陽光經過水的折射,產生什麽樣的反應更是難以預料了。”

“呵呵,所以我們現在的食譜裏很少有魚啊,就算有,都是方舟內的養魚場培育的。”張蘊嚴絲毫沒有覺得林忍冬的問題多,很耐心地解釋道。尋找答案的路途中,就是要不斷的提問,如果連疑問都沒有了,那何來探索事實的動力?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麽想,有些人已經在臉上擺出不耐煩的表情,尤其看著這個年輕的小夥子臉上居然還青一塊紫一塊的瘀傷,更是對他充滿了質疑。

林忍冬卻當沒看見,翻看了一下手中的報告,平靜地說道:“謝謝張教授,得到了這些情況,我想我應該可以提出一種幸存者怎樣異能的假設了。”

第四十二章失效的漸變理論

“哦”張蘊嚴挑了挑眉,雖然讓林忍冬說下去,但是心裏卻沒有報多大的希望因為這個年輕人是昨天才來到這裏的,他們研究了一個月還沒有多少成果。不過,往往答案都藏在假設之心求證,大膽猜測。

林忍冬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道:“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林忍冬,腦外科醫生,專研腦神經外科方向。我是從昨天早上才接觸‘該隱’計劃,所以非常仔細地從頭到尾看了研究報告。”

“我對變異者幾乎沒有重樣的異能非常感興趣,因此特別關注了一下他們對於產生異能的現過程。14號異能者,能力是侵入並幹擾電子產品,在報告上寫的是,他當時很想和外界取得聯系。39號異能者,能力是雙手會產生高溫,融化鋼鐵制品,並且按照自己想要的形狀鍛造。報告上表明的是他想要制造利器,想要破門而出……還有許多許多例子,大部分都是在他們非常強烈的需要一種物品或者想要做什麽事情之後,才產生的異能。”

“嗯,確實有這個現。韓承雲說他現自己的異能時,也是求生**很強烈,但是卻具體到某種願望上來。他希望自己能瞬間移動到遠處的地方。他曾經和我說過,若他的願望是其他一些,或者只是想活下去這樣籠統的概**,也許他就活不下去了。”張蘊嚴回憶道,“不過當我追問他這句話的意思時,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所以,我認為,異能的產生,一方面是由於δ射線的照射,而另一方面,產生什麽樣的異能,則是由於他們大腦的意願。”

在場的人都露出注意的神情,其中也有人提出過這個觀點,但是都沒有得到有效的結果,他們都想聽聽這個年輕人是否還有新的現。

“事實上,這個和我之前正在研究的一個課題有關,那就是,失效的漸變理論。”林忍冬只說了這一句話,也不用再繼續解釋這一點,在場的人都知道這個失效的漸變理論是何意思。這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理論。

進化論表明,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需要經過漫長歲月才能進化而成。例如人類則是由猩猩漸漸進化而成。

但漸變理論表明,自然界允許逐步的進化,但卻不允許跳級的進化。例如不可能在未有猩猩之前就已經出現人類。

然而人類的大腦卻違反漸變原理,是跳級的產物。

舉例,人類的長期進化令人有五只手指,這五只手指必定是物盡其用,不可能在生活中有一只或多只手指沒有任何用途。另外人類的眼、耳、口、鼻、肺、心臟等一切器官同樣遵守漸變理論,因此人類不可能出生時有兩只耳朵,但只用一只耳朵有用而另外一只耳朵無用,又或者人的肺有兩個、腎有兩個,但人永遠不會只用一個而停用另外一個的現象。

這說明因漸變進化而產生的復雜人類器官都是物盡其用,不會有浪費的現象生,甚至大部分器官都會因額度負荷而逐漸衰退,直致最後完全失去工作效能並導致我們生命結束。

然而十分奇怪,人類的大腦卻與這些器官相反,成為人體中最有用但卻浪費最多的器官。

當然有個別人由於基因突變,出生時可能有一只耳朵聾了,但這僅是個別現象。然而人類的大腦只利用了1o%的潛能,並且是普遍現象。可以這樣假設,如果進化論都適用於解釋人類的大腦機制與其它器官的機制,那麽人在出生時,應該長有1o只眼睛,而人類卻只用其中一只眼睛,與此同時,人類卻渴望充分利用另外9只眼睛,因此人類就像煆煉大腦一樣,不斷煆煉這9只眼睛,使其最終充分為人類服務,顯然這種推理並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