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方舟之上並不是方舟 第41-44章(第4/6頁)



“當然,我現,幸存者們也並不是全部大腦都被開了,而是在某一區域內大幅度的開了。大家都知道,人腦的每一個部分,都控制著對應身體的某一個部分,或者是肢體,或者是感覺。而幸存者們最開始獲得異能,是通過最強烈的願望,而使對應的大腦區域得到開。”林忍冬說得比較慢,他需要組織自己的語言,以求得最準確的表達。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類大腦是地球上最復雜的物質結構形式。從科學角度分析,人類大腦基本上是一個化學系統,甚至連它產生的電池來自化學物質。人腦是由上萬億個神經元組成的。神經元是組成神經的‘元件’。一個神經元的功能,勝過一台電腦。而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進行信息傳遞,也是一種特殊的‘接力’,只不過它們傳送的不是接力棒,而是信息,而這此信息又是以電信號和化學物質的形式出現。然後傳往人體各處。”

“所以我假設,幸存者的異能,其實是因為大腦的某部分開,進而引起了人體某部分的進化。”林忍冬平靜地說道。他臉上的淤青雖然還是那麽的礙眼,但是會議室內卻沒有人再敢小看他了。

“有可能。”一個科學家忍不住插嘴道:“我負責跟進幾個幸存者的能力研究,像14號那樣侵入電子產品的能力,根本就是由於他自身產生的大量生物電。39號的高溫溶解鋼鐵制品,也是由於細胞燃燒的能量,很像人體自燃那樣的案例。”

剛剛言過的唐建明教授也舉起手插了一下嘴:“也就是說,存在有人能力很小,或者存在有人會擁有兩種以上的異能的可能?”

林忍冬點了點頭,“我們還有143名幸存者沒有顯示他們的能力,也許是他們並沒有產生異能的能力,但是最大的可能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非常強烈的願望去想要完成某件事,所以那股由δ射線產生的異能還存在,但是並沒有利用。”

張蘊嚴終於聽懂了他這話的意思,動容地說道:“你的意思,是這些還沒有異能產生的幸存者,我們可以人工的選擇他們的能力?”

“理論上是可以的。”林忍冬拿起桌上的礦泉水喝了一口,卻因為牽動了嘴角的傷口而感到有些抽痛,“我的假設差不多就這麽多,我覺得,現在並不是研究這些幸存者的時候。既然已經確定了無法復制異能,並且繁殖後代的時間周期太過於漫長,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安置這些人。”

雖然他接觸幸存者的時間不長,但是他也隱約覺得有些危險。畢竟把這麽多擁有異能的人,像是囚犯一樣關起來,早晚會引起反彈的。

會議室內陷入了沉默,這個問題他們也爭執了很久,在幸存者之中有很多人具有很危險的能力,就算是很小心很妥善的把他們關起來,也難保沒有他們逃出來的那天。而對於擁有很好能力的幸存者,有人支持讓他們參與到城市重建計劃中,但是也有人反對這樣。因為無法對公眾解釋這種現象。

張蘊嚴嘆了口氣道:“我們只是科學家。”意思是他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探索未知,然後得出結果,至於其他人用這項成果去做什麽,他們想控制,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林忍冬愣了愣,不滿地頂撞道:“我不是科學家,我是個醫生。但是在我是醫生之前,我是個人。而那些幸存者,雖然擁有異能,但他們也是人。”

他本來也想把“該隱”計劃看成一項科學研究來看待,但是畢竟他的心還不夠堅強。他從踏入醫學的殿堂之後,所學的所做的,都是為了如何救人。而幸存者雖然擁有著異能,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們都是人。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到每個人的世界觀。而末日之後的異變,已經把他們的堅持摧毀得所剩無幾了。

“那個,打斷一下,我想說,現在幸存者們,已經稱不上是人類了。”一個冷硬的男聲突然說道,是用著日語。

林忍冬從翻譯器中聽到了翻譯之後,皺眉朝聲音傳出的方向只見那人就離他隔了兩個人,年齡比他大不了多少,不到三十歲的樣子,身材修長,穿著白大褂。五官輪廓深邃,鼻梁上還帶著一副銀絲眼鏡,眼鏡片後的雙眸正絲毫不客氣地朝他看來。配上他那他死灰樣的臉色和過於黯淡的唇色,整個人散著一股死亡的氣息。

林忍冬看到他胸前的名牌上寫著的是“麻生涼介”,他突然想起老師曾經說過,和他一起調來這裏的外科醫生,還有來自日本的麻生涼介。只不過兩人負責的項目不一樣,他的是腦外科,而麻生涼介負責的是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