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彗星(第4/5頁)

絲線上的珠子!皮克特心中一動,一段久已遺忘的童年記憶在意識深處突然炸開。這個念頭潛伏在那裏一定有好久了,它掙紮著,只為這一刻點亮他的心靈。最後,終於,他全都想起來了。

“不!”他大喊出聲,“太荒唐了!他們肯定會笑話我的!”

那又怎麽樣?靈魂深處的另一個自己問道。命都快沒了,還怕丟臉嗎?這麽做就算沒什麽幫助,至少能讓所有人忙碌起來,反正食物和氧氣已經越來越少了。就算是最渺茫的希望,也比沒有希望要強吧……

他不再坐立不安,而是關掉錄像機,收起自憐自哀的情緒。他解開將自己固定到座椅上的松緊帶,直奔儲物間,尋找他需要的材料。

三天後。

“這簡直是個笑話!”馬頓斯說道。他輕蔑地瞥了一眼皮克特手中的“玩具”,那東西由鐵絲和木頭制成,看起來很不結實。

“我就知道你會這麽說。”皮克特回答,他壓了壓火氣,“但是請聽我說,就一分鐘。我外婆是日本人,在我還小的時候,她給我講了個故事。本來我已經完全忘記了,直到這個星期才回想起來。我想,它能救我們大家的命。

“那是二戰結束以後,有一天,舉行了一場比賽。一方是美國人,使用電子計算器;另一方是日本人,他用算盤,就像這個。結果,算盤贏了。”

“一定是因為計算器出毛病了,或者使用計算器的人是個笨蛋。”

“他用的是美國軍方生產的最佳型號。不要爭論這個了,我來作個示範吧——說兩個三位數,讓它們相乘。”

“呃——856乘以437。”

皮克特運指如飛,串在鐵絲上的算珠上下飛舞,迅如閃電。鐵絲一共有十二根,也就是說,這副算盤可以處理高達999,999,999,999的數字運算——如果分成幾個部分,還能同時進行若幹獨立的運算操作。

“374,072。”難以置信,皮克特不一會兒就得出了答案,“現在看看,你用筆和紙需要算多久。”

馬頓斯用的時間可就長多了,他就像一個不擅長做算術的數學家,最後得出的結果是“375,072”。檢查之後發現,馬頓斯用了三倍於皮克特的時間,答案卻是錯的。

天文學家的臉上寫滿了懊惱、驚訝,還有好奇。

“你是在哪兒學到這套把戲的?”他問道,“我本以為這玩意兒只能做加減運算。”

“是這樣——乘法不過就是加法的疊加,對吧?我需要做的,就是把856在個位档加七次,十位档加三次,百位档加四次。你用紙和筆也是這麽算的。當然了,在珠算時還有簡便算法。你覺得我算得快嗎?其實你還沒見過我的舅公呢。他以前在橫濱銀行工作,打起算盤來你甚至看不清他的手指。是他教給我這套‘把戲’的,可惜二十年後,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我只練習了兩三天,速度還是很慢。不過無所謂了,我只是想讓你相信,這個辦法會管用的。”

“你成功了,讓我印象深刻。你做除法也能這麽快嗎?”

“只要勤加練習,應該差不多。”

馬頓斯拿過算盤,用手指輕輕地來回撥動算珠。然後,他嘆了口氣。

“真是巧妙——可還是幫不上什麽忙。就算它比動筆快上十倍——恐怕還達不到十倍——計算機的速度可是它的百萬倍啊。”

“我已經想過了。”皮克特有些不耐煩地回答。

(馬頓斯真是沒種——居然這麽輕易就放棄了。他以為一百年前的天文學家都是怎麽工作的?那時候也沒有計算機呀。)

“我是這麽打算的——你幫我參謀參謀,看有沒有什麽遺漏的……”

他把計劃認真詳細地講了一遍。馬頓斯仔細地聽著,漸漸放松下來,過了一會兒,他甚至笑出了聲。這些天來,皮克特還是頭一次聽到挑戰者號上有人會笑。

天文學家說:“等你告訴船長,說我們都要重返幼兒園學習怎麽玩珠子,我真想看看他臉上會是什麽表情。”

起初還是有人表示懷疑,直到皮克特做完幾次演示,便無人做聲了。這些人都是在電子時代裏長大的,他們怎麽也想不到,單單由鐵絲和算珠組成的簡陋工具竟然也能完成如此復雜的運算。這簡直是個奇跡,同時也是個挑戰,因為他們的性命全靠它了。生存的渴望再次高漲起來。

照著皮克特手中的粗劣原型,工程技術人員又制作了好多個更加精致的復制品,珠算班順利開課。解釋基本原理不過幾分鐘,真正動手訓練就需要很長時間了——他們一刻不停地練習,直到手指在鐵絲之間下意識地飛舞,好像不需要任何思考,便能將算珠撥動到準確的位置上。不過,有些船員似乎永遠也無法勝任,他們辛苦練習一個星期,但不管是準確性還是速度都沒法達標;另有一些卻很有天賦,很快便遠遠超過了皮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