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共生 第十一節(第2/5頁)

……呼吸斷斷續續,聖美咬了咬牙,長嘆了一口氣。終於,異樣的震動聲逐漸遠去。隨後,胸腔內重又響起輕微的“咚咚”的心跳,和平常並沒有兩樣,血液也恢復了正常的流動。

可是,聖美一時半會兒卻無法動彈,又一顆汗珠流到太陽穴,並沿著剛才那顆汗水流過的軌跡滑落了下去。

“怎麽了,聖美?”

朋友擔心地望著聖美、聖美搖了搖頭,回答道:“沒什麽。”聖美擡起頭來本想禮貌地笑笑,可面部的表情卻僵硬了,只能做到扯動一下嘴角。

“真的沒什麽,我們去會場吧。”

聖美說完邁開了步伐。朋友還有些不安的神情,不過還是勉強同意了。

在就要離開大廳的時候,聖美又一次回頭看了看剛才的那張海報。到底怎麽了?聖美有些摸不著頭腦。看到演講會最後一個題目的那一瞬間,奇怪的心跳就發作了,一種明顯不同於普通心跳的震動。

這就是所謂的脈象不均吧,聖美微微顫動了一下。《與線粒體的共生》……為什麽自己的身體會對那個奇妙的題目產生反應呢?

搞不懂。不過,聖美已經被那個演講吸引住了。參觀植物園和喝茶一類的事可以放到講中藥和基因治療的時候去做,聖美決定一定要去聽聽那個演講。

那個演講開始的時間到了。

聖美的朋友臨到開講的時候回去了,她說五點還有一個家教要做。然而聖美是絕不會錯過這個演講的。

講台的背後準備了一個屏幕,旁邊掛著幕布,上面用大號字寫著本場演講的題目:《與線粒體的共生》。上午,這幾個字攪得聖美心神不寧,可現在它已經不能擾亂聖美的心跳了。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聖美的心臟曾一度對此產生過反應。聖美想知道這是為什麽,那次發作是怎麽回事。她總覺得答案就藏在今天的演講裏。

石原教授列舉了蛔蟲等幾種寄生蟲後,以身體裏的腸內細菌為例開始向大家解釋“共生”這一概念。

“和其他寄生蟲一樣,腸內細菌也居住在我們體內,從我們這些寄主處獲取養分維持生命。不過,剛才也曾提到過,腸內細菌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為我們提供維生素K。像這樣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且相互從對方獲益的關系,就叫做共生。腸內細菌雖然是寄生蟲,但對我們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那麽,和我們一起共生的就只有腸內細苗嗎?當然不是。至此我們終於進入了這次演講的正題,它的名字大家在中學學習理科的時候應該接觸過,那就是:‘線粒體’。事實上,我們發現線粒體也是一種與我們共生的寄生蟲。當然,線粒體並不是什麽蟲類,嚴格說來不能使用寄生蟲一詞,但兩者有共通之處:那就是它們都和我們這些寄主共生在一起。通過對線粒體的研究,我們也從中了解到了許許多多有關我們人類自己的有趣知識。我們的講座正在圍繞線粒體這一課題從事相關的研究。今天,我想給各位談一談線粒體與人類的共生關系。”

說到這裏,石原教授停頓了一下,給會場中央負責放映幻燈的工作人員做了個手勢。幻燈機的散熱扇轉動了起來,與此同時,室內的電燈開始由前至後依次熄滅。可能是工作人員在操控開關吧。聖美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回頭把視線投向了後面。

這時,聖美的視野裏出現了一張熟悉的面孔。

剛好在聖美座位後三排的地方坐著一個男的。聖美的視線凝固在那人身上,想要弄清他到底是誰,可是,由於房間裏的光線暗了下來,聖美無法看清對方的臉龐。而那個人也好像注意到了聖美的目光,朝這邊看了過來。聖美有點不好意思,連忙把頭重新轉向前方。

屏幕上打出了一張巨大的細胞構造圖。

“這就是人類細胞的簡圖。”石原教授手裏拿著發出紅色光線的激光筆向大家做著說明,“正中間的位置是細胞核,裏面有染色體和大量的遺傳信息。而這裏的橢圓形結構就是線粒體。如圖所示它有外膜和內膜,內膜呈褶皺狀。我想這幅圖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中學的時候應該是學過的,教科書上都像這樣把線粒體描繪成橢圓的形狀,但實際上,線粒體並不是這個樣子,它的真實形態大家恐怕都想象不到,好,請放下一張幻燈片。”

畫畫切換到了另一幅圖像。這時,在場的人一下子發出了輕微的驚嘆聲。

“這就是線粒體的真面目。”

細胞的圖像占滿了整個屏幕。漆黑的背景上隱約浮現出淡淡的菱形輪廓,裏面有無數類似收縮了的線狀組織都被染成了綠色。仔細一看,它們全都有規則地朝向斜上方,好像馬上就要整齊劃一地波動起來似的。細胞中央,大概是核的位置上有一個黑窟隆。聖美知道,這是使用某種方法染色後的活體細胞的線粒體在顯微鏡下所呈現的景象。一個細胞當中有幾十乃至幾百個這樣的線粒體。如此壯麗的姿態簡直比天鵝絨的褶皺還要漂亮。以前聖美對線粒體的印象一下子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