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共生 第十一節(第4/5頁)

石原教授一邊指著展現生物進化過程的進化樹示意圖,一邊向眾進行講解。在進化樹上,“遠祖真核生物”的主幹與“線粒體”交匯在一起後,分出“植物”、“動物”,“菌類”三個樹權,其中,“植物”與從“藍綠藻”分出來的“葉綠體”又在半路上會合。聖美覺得,圖中”線粒體”這根樹幹顯得格外強壯。

屏幕上的圖像又切回到線粒體的照片。石原教授接著講道:“然而,如今的線粒體卻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隨心所欲地任意增殖。目前尚不清楚線粒體是怎樣進行分裂的,不過研究結果表明,線粒體的增殖由細胞核基因控制。線粒體剛進入細胞內部的時候,能讓自己增殖的遺傳密碼應該是記錄在它自己的基因上的。可是,線粒體很快就把這些密碼轉移到了寄主的細胞核基因上。因而,現在線粒體裏的DNA上只保存有極少量的遺傳密碼。線粒體把自身的增殖以及與自身的構成材料——蛋白質的制造相關的遺傳信息,全都塞給了細胞核。這樣一來,線粒體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身於能量的生產了。對線粒體來說,把那些煩雜的事情統統交給細胞核來做,自己便可以生活得愜意輕松。寄主會替自己安排調度好糖、脂肪這些用來制造能量的原料,而線粒體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另一方面,站在寄主細胞的立場上來講,只要提供產生能量的原料,線粒體就會為自己制造出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制造的高效能量,想想也挺劃算的。也就是說,就像我們人類與腸內細菌互利互惠一樣,從遠古開始,寄主細胞就一直和線粒體保持著良好的共生關系。”

講到這裏,石原教授歇了口氣,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

聖美的心臟“撲通”直跳,好像馬上就要從胸腔裏蹦出來了。

她竟然沒注意到,自己嘴唇微開,正呼呼地喘著粗氣由於台上的教授暫時沒有說話,聖美這才發覺自己的喘氣聲,於是趕緊咽了一口唾液,把嘴合攏,但胸腔內的震動一時還無法平息。嘴閉上之後,呼出的氣流又以一定的節奏從鼻腔噴出——聖美覺得不好意思,便一把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想要把這種聲響降到最低。她閉上眼做了個深呼吸。

聖美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如此興奮,為何對線粒體竟如此癡迷。為什麽?搞不懂。“撲通”、“撲通”、“撲通”。心臟仍然在猛烈地跳動,額頭上滲出了油汗,胸口和大腿內側也都浸透了汗水,衣服緊貼在她的身上。聖美用手指刮了一下額頭的汗液,只覺得黏糊糊的。

聖美睜開眼睛,從包裏取出手絹擦了擦額頭和脖子。再一看屏幕,石原教授已經把話題轉移到了線粒體DNA上。隨著老化的加劇,線粒體內的DNA會出現異常。這類現象似乎與一種叫活性氧的物質有關。教授舉出了幾種因線粒體基因異常而引發的疾病。接著,石原教授又淡起了線粒體基因是怎麽代代相傳的。“有意思的是,線粒體基因是母系遺傳的。受精的時候,盡管精子的線粒體也要進入卵子,但通常的情況下,精子所帶來的父方的線粒體DNA不會在受精卵中增多。因為只有母方的線粒體DNA才能增加所以新生兒體內絕大多數的線粒體與母親相同。因而可以說,線粒體基因屬於母系遺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因線粒體基因異常而導致的疾病全都是母系遺傳的。解開這一謎團的工作現在正在進行,這也是我們的講究課題之一。最近有研究表明,線粒體基因的遺傳並不完全是母系遺傳……當然,要詳細說起來,這個問題就太復雜了,今天我們姑且不論。”

屏幕上的照片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色彩鮮艷的圖表。計算機繪制出的這些示意圖對聖美的震撼力遠不如先前顯微鏡下的實物照片。有關線粒體基因的介紹持續約五分鐘。不知不覺,原先聖美胸腔內的激烈震動漸漸緩和了許多。一段時間過後,心跳聲也平息了下來,心臟的跳動正在恢復正常。

聖美松了口氣。她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勢,想把注意力集中別教授的講解上來。石原教授正要轉換話題。

“……我想大家在上班啊、上學啊,和鄰裏相處的過程中,一定都感受到了很多的壓力吧,有人說現代社會是壓力的社會。正是由於我們總是和他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壓力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說,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寄主細胞與線粒體的共生關系中。彼此不同的生物類型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壓力便會隨之產生。事實上,一旦細胞感受到了壓力,細胞內就會產生一種叫壓力蛋白質的物質。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種壓力蛋白質能夠協調細胞核與線粒體之間的共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