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克羅茲(第3/5頁)

向南走的有利之處大概只有兩點:一、機率雖然不大,但說不定有探險隊已經從大奴隸湖往北來找他們了;二、他們愈往南走,氣溫會愈高。至少他們是朝著雪融方向前進。

然而,克羅茲還是傾向留在緯度較高的北邊,然後朝東及朝北走一段較長距離前往布西亞半島,接著跨越它。他知道只有一個比較保險的方式:把船員們帶到威廉王陸塊上,向東橫越過島,接著再橫越過一段較短的海冰,那裏從西北方來的風與惡劣天氣都會被島阻擋住,之後到達布西亞半島的西南岸,然後再沿著海冰邊緣,或是直接在陸上沿著海岸線往北走,最後翻過布西亞半島上的山丘往怒氣海灘去,一路上抱著能碰到愛斯基摩人的希望。

這是較保險的走法,但是也較長。一千兩百英裏!比起“向南走威廉王陸塊,再繼續向南逆流而上走貝克河”,幾乎多了半倍路程。

除非他們跨越冰海到布西亞半島後不久就碰到愛斯基摩人,否則在完成一千兩百英裏長途跋涉的前幾個星期或幾個月,他們就死光了。

即使如此,法蘭西斯·克羅茲還是很想孤注一擲,直接穿越東北方冰況最惡劣的堆冰,瘋狂地復制十八年前他的朋友詹姆士·克拉克·羅斯的探險,一小群人驚人地完成六百英裏雪橇之旅的壯舉。當時怒氣號被凍結在布西亞半島另一邊。老助理布瑞金說得完全沒錯。約翰·羅斯做了最好的生存賭注,徒步與拉雪橇並用地硬是朝北走,接著靠先前留在那裏的小船航行到蘭卡斯特海,然後在那裏等待經過的捕鯨船。他的侄子詹姆士·羅斯還證明了拉雪橇從威廉王陸塊回到怒氣海灘是可能的——只是可能。

幽冥號還在忍受最後十天的折磨時,克羅茲就已經征召了兩艘船上最善於拉雪橇的人,也就是把最大獎項(也是克羅茲在這世上最後一筆金錢)贏走的人——交給他們設計最好的雪橇,並且命令主計官歐斯莫和黑帕門,提供這支由最棒的雪橇拉夫組成的夢幻隊伍在接下來六個星期在冰上需要的一切。

那支雪橇隊由十一個人組成。隊長是幽冥號的二副查爾斯·費垂克·德沃斯,帶頭拉雪橇的人是大塊頭門森。他希望另外九個人都是出於自願參加,也果真如此。

克羅茲想要知道雪橇隊有沒有辦法拖著裝滿補給品的小船,直接穿越遼闊的冰海出去尋找救援。三月二十三日那天,這十一個人在六鐘響時出發,當時天還是黑的,氣溫是零下三十八度。兩艘船上每位還能走路的船員都聚集在一起,為他們大喊三聲加油。

德沃斯和他的隊伍在三個星期後回來了。沒有人死掉,但是每個人都累壞了,四個人嚴重凍傷。馬格納·門森是十一個人中唯一不像被操到只剩半條命的人,連看似從來不會疲倦的德沃斯也累倒了。

在那三個星期裏,他們只走到離驚恐號與幽冥號直線距離不到二十八英裏遠的地方。德沃斯後來估計,他們拉著雪橇,蜿蜒走了超過一百五十英裏的路程,才獲得二十八英裏的直線距離;在到處都是無法跨越的障礙堆冰上,他們不可能循直線走那麽長距離。在他們目前所在位最東北方的天氣,比被困了兩年的第九層地獄還可怕。那裏冰脊成群,有些還高聳到超過八十英尺。當南方太陽被雲遮住、或是連續幾個長達十八小時的夜裏都沒有星光時,他們幾乎搞不清楚方向。當然,在靠近地磁北極的地方,指北針沒有任何用處。

為了保險起見,雪橇隊帶了五個帳篷,雖然他們只打算睡在其中兩個裏面。在露天的冰海上過夜非常寒冷,所以到最後九個晚上他們終於能真正睡著的時候,十一個人全擠在一個帳篷裏。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因為到了第十二個晚上,另外四個牢固的帳篷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風撕成碎片。

不過,德沃斯還是有辦法讓他們朝東北方移動,只是氣候一天比一天糟,冰脊彼此愈來愈接近,被迫繞行的路也愈來愈長,而且路況變化多端。此外,當他們像大力士一樣奮力拉著或推著雪橇,越過鋸齒狀的冰脊時,雪橇也受到嚴重損傷。光是修理雪橇就讓他們在狂風暴雪中多耗了兩天。

他們到冰上旅行的第十四天早晨,這位二副決定調頭回去。只剩一個帳篷,他估算再走下去的存活機率相當低。他們順著過去十三天來在冰上留下的雪橇痕跡走回船上。但是冰的活動力太強了,滑移的冰板、堆冰裏移動的冰山,以及在他們面前冒出來的新冰脊,銷毀了他們走過的痕跡。德沃斯是富蘭克林探險隊中除了克羅茲之外最優秀的領航者。他多次趁白天及夜裏偶然出現晴空時,用經緯儀與六分儀測量方位,到頭來卻大多還是根據推測定位法來定行進路線。他跟隊友說,他很清楚他們所在的位置。但後來他才向費茲堅和克羅茲坦承,他早有心理準備回程可能會偏離目的地達二十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