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拂石的談判(第4/5頁)

懷爾斯淡淡地笑了一下,“牛頓提出微積分之後,不斷有人指出這種方法在數理邏輯上存在硬傷,當時的人們甚至稱微積分中用到的‘無限小的不為零的量’乃是一種數學上的鬼魂。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邏輯瑕疵,以牛頓這樣的天才也無力解決,可想而知它有多麽棘手。實際上,這個難題一直存在了近兩百年,然後才由法國數學家柯西等人最終解決。拂石先生您應該知道這段歷史吧?”

“當然。”杜原面無表情地回答。

“我們應該感謝在這個難題徹底解決之前的兩百年間一直使用著‘不完美’的微積分的那些人,否則的話,人類的進步必將滯後很長一段時間。”懷爾斯話鋒一轉,“所以我想,作為現代人的我們不應該不如幾百年前的人們吧。”

杜原一言不發,獨自承受著內心的煎熬。之前他們設想了種種情況,分析了美國人在近年來的談判中用到的各類手段,本以為可以保住己方的底牌,可以為今後的合作爭取更多的主動。沒想到出現了懷爾斯這樣的突發情況。懷爾斯不是談判專家,他的方法不是什麽計謀,更像是一種智力強攻,是一種純粹的基於邏輯的力量。現在看來,這個方法似乎很奏效,至少從耳機裏一直保持的沉默來看,杜原知道自己身後的專家們此刻一定也感到棘手萬分。

懷爾斯倒是保持著英國人的紳士風度,沒有流露催促之意。

“允許啟用應急方案,重復一次,允許啟用應急方案。”

耳機裏的指示將杜原從短暫的失神中拉回來,他慢騰騰地從一旁抽出幾頁紙。這套資料是談判前冷淮交給他備用的,據說是由一群中國最頂尖的數學家從江哲心留下的資料中整理而成。杜原將資料逐一展示在鏡頭前,“這是‘微連續’的部分內容,由四個定理構成。當初我是為了處理射影代數簇問題而創建了這套工具,後來用在了對天年的數據處理上,整件事情其實帶有一些偶然性。”

懷爾斯一言不發地盯著那幾頁紙,一時間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下來。在懷爾斯的眼中,周圍的一切都變得不存在,他的目光在紙頁上糾纏灼燒,像是要從中萃取出什麽東西來,又或者是想注入些什麽進去。過了足足二十多分鐘,他的眼光才重歸正常,像是從一場夢中醒來,“原來還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做變換。”然後他轉頭對著不知什麽人哈哈大笑,“我覺得這和霍奇猜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來這一次中國人走在前面了。”

因為懷爾斯的首肯,托羅的神情變得愈加鄭重。雖然展示的只是“微連續”的部分,但顯然沒有人再懷疑理論的正確,或者說,美國人也許還不能確定“微連續”是“完備”的,但它肯定是“有用”的,就同微積分當年遇到的情形一樣。這時屏幕上的托羅突然側耳聆聽著什麽,過了一會兒,他的臉上露出難以抑制的驚奇之色。

“發生什麽事情了嗎?”杜原沉住氣問道。

托羅回過頭,“是這樣,美國能源信息署剛剛查到了拂石先生您的一篇關於球狀閃電的論文,雖然刊載的刊物級別不高,但論文中提出的觀點極其富有創見,並且同我們正在進行的一個能源實驗得出的結論非常接近。看來拂石先生您涉獵的領域很廣啊。”

“哦,那是我在氣象研究中偶然產生的觀點,算是副產品吧。”杜原有些輕描淡寫地回答道。

托羅直了直腰板,“我剛剛得到了國家最高層的授權,從明天開始,美利堅合眾國將結束對‘太平門計劃’的預案論證,進入正式實施階段。美方將傾全國之力投入其中,希望貴國亦能信守之前的全部承諾,與各方力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這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機。”

杜原不知道應該怎樣表態,耳機裏傳來指示:“請露出笑容。”杜原愣了兩秒鐘才明白談判大概是結束了。他點點頭,咧開嘴,心想,反正我是完成指示了,至於這個笑容自不自然不關我的事。

“但是——”托羅話鋒突轉,“在我接到的指示裏還有一點:雖然與中國的合作進入實施階段,但我們仍然需要對‘拂石猜想’做進一步的驗證。我們現在僅僅看到了一些扼要的結論,但我們都知道,就一個命題而言,中間證明的過程也無比重要。”他死死盯著杜原,“我知道貴方還掌握著許多重要信息,希望今後會晤時你們能夠提供,我想這也是雙方能夠長期合作下去的基礎。”

耳機裏沒有傳來指示,顯然托羅這個突然的轉折讓中方談判專家們有些措手不及。看來美國人對於“拂石猜想”還希望知道得更多。

杜原平靜地開口:“我非常理解你們的想法。我們提供的信息也許不夠完全,但我只想說一點,合作本來就是雙方的,今天中方已經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您了解中國,應該知道中國人信奉的一條準則: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果美方執意想知道更多的話,就應該拿出分量相稱的東西來。您說是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