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成、住、壞、空(第3/4頁)

“石頭,問你一件事。”範哲正色道,“就是上回你在學校裏做的時間實驗,那個被你舍棄掉的結論究竟是什麽?”

“你問這個事兒啊。”韋石有些意外地說,“都過去這麽久了,我說過那結論很怪的,根本就不成立。”

“不管有多怪,總之你告訴我。”

“好吧。”韋石有些無奈地點點頭,“的確還有一個結論,邏輯上似乎也講得通。那就是:人類沒有未來,在解開時間的奧秘之前,人類就滅亡了。”說到這裏,韋石狡黠地笑了笑,“當然啦,這是一個荒唐的結論,所以被我舍棄了,只有第一個結論是靠譜的。”

但韋石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因為他看到範哲的臉色刷地白了。“範叔叔,你怎麽了?出了什麽事?”韋石有些害怕地問。

“韋石,答應範叔叔一件事好嗎?”

“什麽事?”韋石望著範哲嚴肅的臉,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有一天,我是說如果,你必須離開這裏,我請你答應我一件事情——”範哲停頓了一下,“帶小小一起走。”

韋石一下子呆住了,他沒想到範哲提出的是這麽一個請求。畢竟他還不到十六歲,有誰會向這麽個半大孩子提出這麽鄭重其事的請求呢?

“這個世界就快發生很大的變化啦,當然,我說的世界是指俗世,而我的世界的未來早就在主的安排當中。你的母親不是普通人,她知道的事情比我多。一旦她來接你離開,一定就是時候到了。”範哲扶著韋石的肩膀,雙手微微顫抖,“我的生命早已奉獻給了主,沒有什麽可擔心的。但是——”這時範哲的眼眶變得有些濕潤,“小小和我不一樣,她屬於這個俗世,她的人生還沒有真正開始。小小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牽掛,如果沒有安頓好她,我的身心會被撕裂,我將無法平靜地回歸主的懷抱。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你能答應我嗎?”

“我答應。”韋石很豪氣地應了聲,並且用力點了點頭。他其實並不完全明白範哲在說什麽,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履行承諾的能力,但他直覺地感到如果自己搖頭,範叔叔一定會很傷心。

“謝謝你,石頭。”範哲鄭重地說,露出開心的笑容。不知為什麽,眼前這個懵懂的半大小子的承諾竟讓他感到無比寬慰。這時範哲想起另外一件事,他用力拍拍韋石的肩膀,轉身出了門。

韋石的心思立馬回到了“節點”程序上。同範哲談話之前,他正好有一絲改進程序的靈感,他急著在它消失之前捉住它。

“聽說神父大人近來一直很忙,怎麽有時間來山人這邊看顧?”徐嗣頗為熱情地迎上前,神色間看不出任何異樣。他剛剛誦讀完《玄門早晚功課經》,正好得空。

“你看了今天的《新聞聯播》嗎?中國政府關於末日計劃的那個聲明。”範哲直截了當地開口問道。

徐嗣愣了下,盯著範哲的臉看了幾秒鐘,“你找我就是專門說這件事?”

範哲點點頭。

徐嗣環視一下四周,這裏離山門很近,道徒們多已做完今日功課,正三三兩兩地散步閑談。“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到我房間吧,就是有些亂。”

進了徐嗣所居的靜室,範哲才發現這裏像是要搬家一樣,櫃子都敞開著,很多典籍擺得到處都是。

“你這是要……”範哲說了一半就打住話頭。

“我要回去讀經書了。”徐嗣似乎明白範哲所指,“時候到了。”

“你是指……末日?”範哲的語調不自覺地有些發抖。

“我更願意稱之為‘劫’。”徐嗣眨眨眼,突然低聲誦了句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劫?”範哲重復了一句,這個佛教術語從一個天主教徒的口裏說出來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為什麽這樣說?”

徐嗣淡淡地笑了笑,“中國的古人把一個人的自然壽命稱為天年。其實一個人也好,一個物種也好,一幢建築也好,甚至包括天上的星辰在內,世間萬物的存在總會有一個期限。有的是一天,有的是一百年,有的是一百萬年,有的是上億年,而有的基本粒子只能存在一刹那都不到的時間。哦,‘刹那’這個詞其實就源於佛教,大概相當於0.013秒。但無論時間長短,萬物都有自己的天年,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滅的事物。而終止天年的,便是劫。”

範哲有些愣神,“你是說,劫代表災難?”

徐嗣搖搖頭,“這種看法過於膚淺了。所謂劫,是梵文的音譯,它最初並不是佛教創造的名詞,而是古印度的時間單位。理解了劫的概念,就能理解佛教對世界的看法。為便於你理解,我不妨把佛典同現代人類的認知結合起來舉例。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哦,按普通人的概念大約就是這個地球吧,它的存在共分為‘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時間過程可再劃分為二十個小劫。在這四個階段中,唯有‘住’的階段,可以供人類生存。‘成’的階段是由氣體化為液體,其後液體再凝固,人類顯然不堪承受。而到了‘壞’的階段,一切都將處於劇烈的崩塌之中,也不適合人類生存。據說在經過四十九次大火災、七次大水災、一次大風災之後,‘壞’劫終了,地球消失。這時‘空’劫開始,在空無一物中再經過二十小劫,另一個新的地球便又從氣體塵埃中逐漸形成,進入另一期‘成’的階段。佛教把世界‘成、住、壞、空’的四大階段稱為四個中劫,分別稱為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天年不過就是一次‘成、住、壞、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