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四章 打賭(第3/4頁)

“記下了。”羅伯特回答說。

“同年,奎洛斯船隊的副官托雷斯一直往南駛往那片新陸地做勘察。但是,重大發現要歸功於荷蘭人西奧多·赫托基。他在澳大利亞西海岸南緯25度的地方登陸,當時取名為恩德克,是根據他的船只命名的。自那以後航海家就越來越多了,1618年,則阿辰到達了北部海岸,並將其命名為阿恩海姆;1619年,傑厄多爾沿西海岸登陸,並以他自己的名字來命名;1622年,魯溫到了一海角並命名魯溫海角;1627年,莫茲與維特兩人,一個從西,一個從南又來到這兒;後來,卡奔塔船長率領船隊抵達卡奔塔裏亞灣;1642年,航海家塔斯曼繞島一周,後來更名為塔斯馬尼亞島;1665年,澳洲南大島被改為‘新荷蘭’,這時正是荷蘭航海家的活動處於尾聲的時期,所以這個名字沒有保留下來。一共有多少人了,羅伯特?”

“10個人了。”小羅伯特說。

“我現在再說說英國人吧。”巴加內爾又接著說,“1686年,一位名叫威廉·丹皮爾的臭名昭著的海盜,到達了新西蘭海岸的西北部。他與土著人交上了朋友,對他們的貧窮、風俗、智慧曾做過全面的描述。後來他洗手不幹海盜了,便當上了皇家海軍船長。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一個航海家再來這裏。直到1770年,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庫克船長再次勘探新大陸後,歐洲人開始往該地區移居。庫克將該地區命名為植物灣,因為他發現岸邊有許許多多的新鮮植物。庫克船長是個了不起的航海家,他創立過3次轟動一時的航行,多次親眼目睹過自然奇觀,如在奧塔喜地觀察了金星貫日(3)的景象,同時也經歷過無數次致命的風險,甚至險些葬身於大海。他的最大發現是找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邊緣海——珊瑚海。1788年,菲利普船長在傑克森港建立了第一個英國殖民地;1791年,有溫哥華;1792年,安垂卡斯托尋找魯茲海峽;福林德與巴斯在1795和1797年穿越了巴斯海峽;1797年,弗拉明發現阿姆斯特丹島;1801年,福林德在遇到灣裏遇上了分別由保丁和韓莫靈指揮的兩艘法國船只。”

“保丁船長?”少校說。

“對呀,怎麽了?”

“沒什麽,繼續說吧。”少校回答說。

“1817年至1822年間,還有金船長。”

“已經有24個人了。”小羅伯特叫道。

“太好了,少校的馬槍有一半歸我了。說完了航海家,我再說說陸地探險家吧。”

“您真行,巴加內爾先生,”海倫娜夫人說,“真佩服您的記憶力!”

“說了10個人了。”羅伯特回答

“真不簡單,”哥尼納凡爵士說,“一個人這樣……”

“這樣粗心大意,是吧?”巴加內爾接過話來說,“我只是記了一些年代和事件罷了。”

“24個了。”小羅伯特重復說。

“好,第25位是島斯上尉。1789年,傑克森成為殖民地後的一年,他花了9天時間深人到了腹地,又返回到傑克森港;同年,騰奇船長也試圖翻越東海岸那漫長的山脈,但沒能成功;1792年,彼得遜也嘗試過,結果還是失敗了;1813年,探險家們終於找到了一條通往悉尼西部的通道;1815年,麥格理總督穿越了這條通道,發現了藍山另一面的巴瑟斯特鎮。接下來,在1819,奧克斯利在澳洲大陸漫遊了300英裏;豪威爾和胡恩從圖福爾德出發,沿37度緯線探險過;1829年和1830年,司各特船長先後勘察達令河和墨累河。”

“已經36個人了。”小羅伯特說。

“好,我再繼續往下講。”巴加內爾繼續說道,“我該說說埃爾與雷查德了,他們分別於1840年和1841年遊歷了部分內陸地區;1846年,格雷戈裏和赫普曼遊歷了西澳;1847年,肯尼迪到了維多利亞河;1848年他又到過澳洲北部;1854年,奧斯丁;1855年到1858年,格雷戈裏兄弟分別從托倫斯湖出發,穿越大陸西北部,到達了埃爾湖。從1860年到1862年,鄧普斯特兄弟、克拉克森、哈伯、伯克、納爾森、麥金利、豪伊特……”

“56了!”

“少校,我還可以說出很多,像基伯雷、波根維爾、羅茲以德、維肯姆……”

“行了,行了!”少校說。

“還有裴魯衣、科伊,”巴加內爾又繼續往下數,“貝爾納、特裏加,科寧漢……”

巴加內爾不住地往下數,聽眾聽得發膩了。

“打住,巴加內爾,”哥尼納凡暗笑著說,“您就饒了麥克納布斯吧,他已經認輸了。”

“馬槍呢?”地理學家十分得意地問。

“槍當然歸您了,”少校回答說,“我甘拜下風,別說是一條槍,就是一個軍庫您也贏得去。”

“對於澳大利亞的概況,”海倫娜夫人說,“誰也不可能比他記得更詳細清楚,即使是一個地名或人名,或一件芝麻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