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六章 土著與“怪猴”(第3/4頁)

“那還是俘虜嗎?”瑪麗·格蘭特問道。

“依然是,仍受到嚴密監視,”艾爾頓說,“白天黑夜有人看守,根本逃不掉。”

“你這不就逃出來了嗎,艾爾頓?”少校插嘴說。

“沒錯,麥克納布斯先生,我趁那個部落和鄰近的部落交戰的機會,逃脫了。既然逃出來了,自然也不後悔。但如果讓我再逃一次,說實在的,我寧願一輩子做奴隸,也不願再吃那麽多苦穿越內陸荒漠了。願上帝保佑格蘭特船長,別幹這種得不償失的事!”

“是啊!”約翰·蒙格爾斯應聲說,“瑪麗小姐,但願你父親仍在土著人的手裏,這樣,他不會在內陸森林裏亂穿,我們也比較容易找他。”

“您認為有望找到父親嗎?”瑪麗小姐問。

“我信心百倍,瑪麗小姐,有上帝的庇佑,總有一天你們會父女重逢的!”

瑪麗·格蘭特含著淚水,對年輕的船長萬分感激。

就在這時,那些土著人突然一陣騷動,大叫大喊,拿起武器,發了瘋似的向四面八方亂跑。

哥尼納凡感到莫名其妙,少校忙問艾爾頓發生什麽事了:

“你在土著人中間生活了很久,應該可以聽懂一些他們的話吧?”

“不完全懂,”那水手回答說,“因為每個部落都說自己的土話。但是,我猜測他們的意思,想表演一場格鬥給閣下看,以表謝意。”

果然,這場格鬥正是一場答謝表演。那些土著人沒有開場儀式,直接交起手來。只見他們裝得逼真,打得勝負難分。要不是事先知道是表演,還真以為是一場搏鬥。澳大利亞土著人個個是絕妙的啞劇演員,他們的表演技藝驚人。

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只是一些沉甸甸的木槌,若打中腦袋必定打開花。還有一種武器就是石塊磨成的斧頭,用兩根棍子夾在中間,斧柄長10英尺,它同時也是一種有用的工具。它既可以劈人頭,又可以劈木頭,一具多用。

這些土著人手裏瘋狂地揮動武器,嘴裏振振有詞,殺聲連天,互相激烈地沖殺著。部分人倒下假裝被打死,另一部分人歡呼勝利。整個格鬥場面生動逼真,叫人看著心驚膽戰,真正的戰鬥也不過如此。海倫娜夫人時時提心吊膽,生怕他們弄假成真。

孩子們也參與了對打。其中有男孩,也有女孩,尤其是女孩火氣更大,巴掌飛舞,一來一去,打得兇猛起勁。

這樣的打鬥,足足持續了10分鐘。突然戰鬥的雙方停了下來,扔下手中的武器,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保持沉默,結束了那陣紛亂和喧囂。全體土著人都維持著最後的姿態,活像一座大型人物雕塑。

他們為什麽突然像化石般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呢?原來,這時天空飛來了一群大鸚鵡,在橡膠樹頂上翺翔,漫天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它們的羽毛五顏六色,恰似一條飄動著的彩虹。這彩虹般的鳥群出現,中止了他們的戰鬥。打獵當然比打仗實惠。

一個土著拿起一件形狀奇特的紅色器具,離開了人群,而夥伴們依然保持著原來位置,紋絲不動。他從大樹與灌木叢之間穿過去,向那群鸚鵡靠近。他一聲不響,匍匐前進,連一片樹葉、一粒石子也沒擾動,簡直就像個影子向前溜動。

走到適當的距離,那土著就將手中的器具平拋出去,距地面約二三英尺高。那器具飛出了約四五十英尺遠,沒落地,而是突然向空中一直上升,升到約100英尺的高度,打死了10多只鳥,又成拋物線回到獵人跟前落下。

哥尼納凡和旅伴們看得直發呆,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器具叫‘回旋棒’。”艾爾頓說。

“‘回旋棒’!”巴加內爾叫起來,“那就是澳大利亞人用的‘回旋棒’嗎?”

巴加內爾說著,就像小孩子一樣,跑過去把那神奇的玩意兒拾起來,他要看個究竟。

是的,一般人都還以為“回旋棒”裏面裝有什麽機關,如彈簧之類的東西,彈簧一彈,它就在空中旋轉。其實不然。原來它只是一塊彎彎的硬木板,兩頭尖尖,有三四英尺長,中間約3英寸厚。凹進去的一面約七八分深,凸出的一面兩邊鋒利。其實,構造極其簡單,但威力強大,真叫人難以置信。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回旋棒’呀!”巴加內爾仔細看了看那怪玩意兒後說,“原來就是一塊小木板。但它怎麽會橫飛出去,會突然蹦起來,然後,又會飛回來落在拋棒人的手中呢?有多少學者和旅行家都悟不出是什麽道理。”

“是不是像拋鐵環一樣,用某種方法拋出去,又收回來呢?”約翰·蒙格爾斯說。

“也許是一種回力作用,”哥尼納凡補充說,“就像打台球一樣,擊著某個點,球就轉個彎彈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