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七章 落入本該避開的地方

巴加內爾所說的,一點不假,一點也不誇張。新西蘭土著人的確殘酷無情,心狠手辣。所以,就近上陸,危險太大。但即使有天大的危險,終究是要面對的。海上風急浪大,麥加利號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非趕快離開不可。眾人現在面對兩個危險,一個是必然的,一個只是可能的,兩者之間,毋庸置疑。約翰認為立即上岸是唯一的出路。

若期待過往的船只前來搭救,那純屬癡心妄想。麥加利號目前根本不在航道上。所有來往新西蘭靠岸的船只不是在奧克蘭的上一點,就是在新普利茅斯的下一點,而麥加利號擱淺在二者之間,在伊卡那馬威海岸杳無人跡的地帶。這帶海岸危機四伏,困難重重,常有惡人出沒,是土著人活動最猖獗的地方。所有來往船只避之猶恐不及,哪裏敢貿然上岸,萬一被風打到岸邊,就得設法立即走開,越快越好。

“我們什麽時候動身?”哥尼納凡問。

“明天早晨10點鐘,”約翰·蒙格爾斯回答,“到時會漲潮,我們可以借潮水送我們上岸。”

第二天,2月5日,上午8點,木筏終於造好了。蒙格爾斯費了全部的心思在這只木筏上。前桅桅盤放錨挺合適的,但載乘客和裝糧食就太小了一點。他們需要一個結實的,易於操控的木筏,能經受住9海裏航程的風吹浪打。可供造筏的材料只有桅杆了。

威爾遜和穆拉第兩人開工了。砍斷了支桅索齊帆腳,不一會兒,大桅也倒下來,從右舷欄杆上倒進海裏,打得欄杆嘎啦一聲巨響。大桅砍倒後,麥加利號船面光禿禿的,就像條躉船。

大桅被鋸成了3段,造木筏的主要材料準備好了。將3段木料與前桅的斷料捆綁在一起,把各個部位都牢牢地固定起來。約翰很細心,為了保險起見,木筏下面還加了6只空桶,以增加木筏的浮力。威爾遜把艙口格子卸下來裝在木筏的底部,以減少木筏上的海水。同時,在木筏的周圍還釘上了擋水板,以防海浪打到木筏上來,乘客們也不至於被濺濕。

這天早晨,約翰見風向有利於航行,就叫人把小頂帆的架子拆下來立在木筏中央,作為木筏的臨時桅杆。桅杆四周用支帆索繃牢、固定。桅杆上再掛起一面便帆。木筏後部安裝了一個寬掌橈,以便在激烈的海浪中掌控方向。蒙格爾斯已將木筏打造得既結實又完美了。能否好使,只有在大風大浪中接受考驗才能知道。

9點光景,大夥兒一齊動手,開始裝船。先裝夠走奧克蘭的食物,那地方貧瘠荒蕪,別指望能在那裏找到吃的。

奧比內的食品貯藏室裏還有些剩余的肉罐頭、粗制餅幹、兩桶鹹魚及其他部分食品。食品質量不高,大家湊合著吧。司務長勉為其難地將這些食品裝進木箱裏密封起來,以防漏水透濕。然後,用繩子將木箱綁在木筏上的便桅腳旁邊。槍支彈藥是必不可少的,也擱在安全幹燥的地方。很僥幸,一行人長槍短槍都有。

此外,木筏上還備有一個小錨,因為怕憑一次漲潮還靠不了海岸,如果是那樣就必須在海上拋錨泊船,等候下一次漲潮。

10點時分,開始漲潮了。風兒從西北面輕輕吹來,海面上滾動著層層浪花,木筏在海面上輕輕地晃動著。

“都準備好了嗎?”約翰問。

“準備好了,船長。”威爾遜回答說。

“上筏!”蒙格爾斯命令道。

海倫娜夫人和瑪麗·格蘭特打頭,順著一道粗糙的軟梯下到筏子上,坐在桅杆下面的木箱上。男士們從大船下來後,坐在她們旁邊。威爾遜掌舵。約翰站在帆索旁,穆拉第砍斷了船腰上系木筏的繩索。

帆張起來了,木筏在風力和潮勢的推送下,開始向陸地進發。9海裏並不遠,若是一只小艇,加上幾把好槳,劃上3個小時就可以劃到岸邊。可是,木筏要慢一些。如果風不停,一次漲潮有可能把木筏送到岸邊;如果風息了,落潮回落,又會把筏子帶回到海上。如果那樣就非泊下來不可,再等到第二次海潮來臨。想到這裏,叫約翰·蒙格爾斯憂心不已。他當然希望能一次成功。

風越來越大,10點鐘開始漲潮。預計下午3點前可以靠岸,否則就要拋錨停泊,說不準還會隨落潮退回到海上去。

風力漸漸加大,木筏一開始航行得比較順利。黑色的礁石、黃色的沙岸慢慢消失在不斷上漲的浪濤中。盡管這一帶海域礁石環生,木筏不易掌控,總是搖搖晃晃,偏來偏去的,但憑借幾位海員的經驗和嫻熟的技術,倒也還順利。

到中午,距海岸就只有5海裏了。天氣晴朗,極目遠望,就能看清陸地上的大體地形。一座2500英尺的高峰聳立在東北部海岸,影影綽綽,突兀的輪廓,活像是呲牙噘嘴、仰著脖子的猴頭。那就是皮隆亞山,從地圖上看,正好位於南緯38度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