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二章 酋長的葬禮(第3/3頁)

幾個可憐蟲看上去一副聽天由命的樣子。他們早知道會有這麽一天,並不感到驚駭。他們的手腳都沒有捆住,看來他們是心甘情願去死的。死了反倒是一種解脫,他們真正是視死如歸,所以無動於衷。

奴隸的死就是一棒子的事,並不要受太多的苦,酷刑只是為那幾名歐洲兇手準備的。此刻,俘虜們就站在離土台子20步遠的地方,那一幕幕越來越恐怖的慘景,把他們嚇得毛骨悚然,大家只好將頭扭在一邊,不去看。

只見6位彪形大漢的毛利士兵各人手持一根“沒命兒”,對準奴隸的腦袋同時砸下,6名犧牲品頓時倒在血泊之中。

這預示著可怕的吃人肉的一幕就要上演了。奴隸們的屍體與酋長的屍體是有天壤之別的,它們並沒有被“神禁”,可以由全部落的人共同享用,好比是給哭喪的人的賞錢。所以,獻祭一結束,在場的所有土著人,首領、士兵、老人、婦孺,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全都變成了沒有人性的吃人狂魔,大家爭先恐後地撲向那6名犧牲者的屍體,開始搶肉吃。轉眼間,6具還散發著腥臭味的屍體,就被他們一窩蜂地大卸八塊,切成一塊塊的碎肉了。場上的二百多毛利人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小塊。為了一點肉末他們還爭吵不休,抓破腦袋,甚至大打出手。這些亢奮的怪物身上濺滿了奴隸的熱血,他們在腥風血雨下摸爬滾打,如同發威的虎豹在同它們的獵物搏鬥,或像是一群馬戲團的野獸在撲食鹿肉。這一幕結束後,土著人在城寨點起了二十多堆篝火,空氣中充斥著焦肉的味道,要不是由於分食人肉引發的大騷亂和從那些吃慣了人肉的喉嚨發出的叫嚷聲,俘虜們也許還能聽到吃人怪獸嚼骨頭時發出的喀嚓聲。

哥尼納凡爵士等人嚇得哆哆嗦嗦,連大氣都不敢出,他們盡量擋住兩位可憐的女士的視線,避免讓她們看到這慘不忍睹的場景。此刻,他們也意識到明天太陽出山時,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的命運。死前還要遭受怎樣的折磨和淩辱呢?他們不得而知,想到這裏他們幾乎要昏厥暈倒了。

隨後,土著人跳起了葬禮舞。在新西蘭卡瓦胡椒釀成的烈酒作用下,土著人變得更加癲狂,已經沒有一丁點兒人性了。他們已將酋長的“神禁”拋諸腦後,企圖向那群被他們的手舞足蹈嚇懵了的俘虜們下手,活活地將他們啃吃掉。好在啃骨魔一直保持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他給出一個鐘頭的時間,讓眾人盡情狂歡,讓他們吃飽喝足,然後,再按照風俗進行葬禮的最後一個環節。

根據毛利人的風俗,喀拉特德和他妻子的四肢先蜷曲著放在肚皮上,再由幾個土著人將屍體擡起來,依照儀式入土下葬。不過,屍體只是先暫時埋於土中,待到皮消肉爛後,再將骨架子挖出來,拋光打磨後另外收藏。

他們的墓地,土著人稱之“偶都帕”的地點,選在離寨子2英裏遠的一個名叫“芒尕納姆”山的山頂上,小山坐落在陶波湖的右岸。屍體要送往那裏安葬。4個士兵將兩部相當原始的呈手推車狀的轎子帶到土台前。酋長夫婦二人的屍體被對折起來,衣服用藤條捆紮在身上,就像是坐在車上一樣,並非躺著。士兵們擡著轎子,整個部落中的人們列長隊去送葬,跟在轎子後面大放悲歌。

此刻,囚犯們還是被盯得緊緊的,他們看著送葬的隊伍慢慢走出了寨子的內圍,歌聲和哭聲混為一體,漸漸變得模糊不清了。大約過了半個鐘頭後,送葬的隊伍進入了深谷,看不見了,一會兒又出現在遠處的山路上,彎彎曲曲地蠕動著前進。遠遠望去,這支忽上忽上、忽隱忽現的長龍,煞是詭異。

芒尕納姆山海拔800英尺,送葬的隊伍在山頂停了下來,士兵們在那裏替喀拉特德建造了一座大墓。按照習俗,一般平民百姓死後只需挖個坑、填上土、堆點石頭就可以了。但是一位有權有勢的酋長死後會成為神,所以必須要為他修建一座豪華大墓,才能與他生前的身份地位相匹配。

喀拉特德夫婦墓地的四周圍著一道柵欄,墓穴旁還立著許多木樁,上面刻有一些人像,塗成赭紅。為了讓亡者在陰間也跟他生前一樣,享有一切,親人們還給死者的靈魂,在墓穴裏陪葬許許多多的食品、衣物、武器和用具。土著人稱之為“懷鬥阿”,墓穴裏應有盡有。所有的物品安放好後,再將酋長夫婦倆的屍體並排放入墓中,這時,哭聲四起,再用土和草把屍體掩埋起來。

整個葬禮結束後,送殯的人開始慢慢返回。從此以後任何人都不感冒死登上芒尕納姆山了,因為此山已受到“神禁”。就像湯加裏羅山一樣,那座山上葬著一位1846年死於地震中的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