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四章 神禁之山(第3/5頁)

這是唯一一條逃生之路,再難也得闖。幾個人冒險摸到山脊上,可是剛到那裏,便遭到一陣彈雨的襲擊,所幸沒有傷到他們。幾包火藥用的紙團子隨風飄起,落在他們身旁。紙上印有字,巴加內爾出於好奇,撿起一個,打開看看,好不容易才辨清上面寫的內容。

“不錯嘛!朋友們,你們知道那些家夥用什麽紙來包火藥嗎?”

“什麽紙呀,巴加內爾?”哥尼納凡問。

“他們從《聖經》上扯下來的紙!如果傳教士看到那些神聖語言作這種用途,他們會傷心透頂的!看來要給毛利人建造圖書館是不多麽容易呀!”

“上面都寫了些什麽?”

“是來自上帝的福音!”蒙格爾斯看著燒焦的碎紙片,興奮得大叫起來。

“我們應該相信他。”年輕的船長接著說道,他十分堅定自己的蘇格蘭信仰。

“念出來,約翰!”哥尼納凡說。

約翰便將殘存紙片上尚能看得清的內容念了一遍:“我會救他,因為他把自己托付給了我。”

“朋友們,”哥尼納凡說,“我們一定要將這些激勵人心的話語帶給我們兩位親愛的、勇敢的女士。這定會慰藉她們苦難的心靈。”

哥尼納凡和同伴們又匆匆折回通向錐形山頂的陡坡,朝墓室走去,想查看一下墓地的具體位置及其內部結構。正在這時,他們突然感到腳下的山頭在一陣陣地顫動,大家嚇得魂飛膽喪。那種顫動不像是地震來襲時的征兆,卻像沸水鍋爐中的高壓沖擊爐壁一樣,一直不停地顫動。這顯然是由於熊熊地火讓大量的蒸汽聚集在這座山底下、被山體封住不能噴泄出來的緣故。

他們剛剛見識過懷卡托的沸泉,自然對眼前的景象沒有感到大驚小怪的。他們知道伊卡那馬威島的中部實際上屬於火山地質。那一帶就像篩子一樣,地下的蒸汽以沸泉或硫氣孔的形式從篩孔中泄漏出來。

巴加內爾早觀察到了,所以提醒朋友們注意這座山的火山地質。而芒尕納姆山頂峰只不過是眾多聳立在北島中部的圓錐形山中的一座,也就是說它將來定會變成一座活火山。山體內部都是淡白色的凝灰巖,只要稍微震動一下,地表面就會撕開一個大噴口。

“您說得對,”哥尼納凡說,“可是,在這裏並不比站在鄧肯號鍋爐旁邊危險啊。這裏的地殼就像一塊厚厚的鋼板,堅硬無比。”

“您說的沒錯,”少校接著說道,“但是一個鍋爐不管有多麽耐用,用久了,總有一天會爆裂。”

“麥克納布斯,”巴加內爾說,“我可不願待在這個山頂上。只要上帝指給我們一條出路,我馬上就走。”

“我多麽希望這座山能憑借它內部的動力將我們一起載走啊!我們的腳底下就有數百萬馬力的動力,只可惜不能為我們所用呀。鄧肯號只要有它萬分之一的馬力就可以把我們送到天邊啊!”約翰接過話說。

約翰的這番話又勾起了哥尼納凡的無限感傷。就算自己目前的處境如此嚴峻,也時常免不了要為船員們的命運唏噓一番。

即使現在他回到山頂,見到難友們的時侯,腦子裏還在想著那些可憐的船員們。

海倫娜夫人一看見自己的丈夫就迎了上去。

“親愛的愛德華,地形探查清楚了嗎?有希望逃出去嗎?”海倫娜夫人問。

“希望是有的,親愛的海倫娜,”哥尼納凡回答說,“那些土著人絕不敢越雷池一步,我們現在馬上策劃如何逃脫。”

“不僅如此,夫人,上帝讓我們充滿希望。”

說到這裏,蒙格爾斯遞給海倫娜夫人那些字跡清晰的《聖經》紙片。兩位虔誠的女士總是樂於順從上帝的旨意,這些話語,讓她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我們還是先回到偶都帕去吧!”巴加內爾興致勃勃地叫道,“這裏就是我們的堡壘,我們的宅第,我們的餐廳,我們的書房!沒有人會打攪到我們!女士們!請允許我在這座漂亮的宅子裏招待諸位。”

大家都跟著巴加內爾進了墓室,山下的土著們眼看著他們要再一次褻瀆聖地,一個個氣呼呼的,又是嚎叫又是鳴槍,企圖恐嚇他們。那罵聲遠比槍聲大。幸運的是,雖然叫罵聲可以傳到山頂,但槍子兒卻沒法射上山,傷不著山頂上的人們。

海倫娜夫人、瑪麗和她們的同伴們發現,與其說毛利人很憤怒倒不如說他們更迷信,這讓他們大大松了一口氣,心裏更加踏實,大家一起又進了偶都帕。

墓室周圍的柵欄是些塗著紅漆的木樁。木樁上刻有許許多多的圖案,這些圖案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大多表明死者生前的地位及他所建立的功勛。木樁之間還懸掛著不少用貝殼或石頭串成的辟邪物。柵欄裏面的地面上鋪滿了綠葉,正中央有一個稍稍隆起的土堆,那就是墓主的墳。墳堆前擺放著酋長用過的武器:槍支、彈藥、長矛、柄上鑲有碧玉的精美斧頭等,可供死者在陰間狩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