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上尉發現災難過後留下的一個墳墓

無疑,阿爾及利亞這個重要地區根本沒有被海水吞沒,而是猛然陷入了地層深處。而且,在這個地區陷入地層之後,裂開的地殼重又合攏起來,所以那些高大的山峰被完全吞入了地殼。地中海海底的沙質土壤現在已經被一種至今還不清楚的物質取代。

至於這次災難產生的原因,“多布裏納號”上的人們仍然是一無所知。目前,他們最需要了解的問題是,這次災難涉及的範圍到底有多大。

經過一番認真地討論,他們終於決定沿著原來的非洲海岸繼續向東前進。這些天來,他們的海上航行沒有遇到任何障礙,而且天氣仍然不錯,因此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從馬蒂福海岬一直遠到突尼斯邊境,長長的海岸已經蕩然無存。昔日的沿海城市德利斯以及海拔2300米的吉吉拉山脈、布熱伊城,山巖林立的古拉亞山、阿德拉爾山、迪哲拉山、小卡比利亞山,還有古時候被稱為特裏東地區的七座海岸山——其最高峰為1100米,昔日的君士坦丁港所在地科羅城,菲利普維爾港的所在地斯特拉城和位於海灣頂部的波尼城,全都失去了蹤跡。此外,加爾德海峽、羅絲海峽、埃杜格山的圓形山頂、連綿不斷的海岸、馬弗拉格市以及向來以出產珊瑚而聞名的加爾市也都銷聲匿跡了。探測器不斷從海底提上來,但是卻沒有探測到地中海所特有的色彩斑斕的珊瑚。

這時,鐵馬斯徹夫伯爵決定輪船沿著昔日的突尼斯海岸繼續前進,直達非洲最北部的布蘭角。大海在這個海域已經變得非常狹窄,非洲海岸和西西裏島近在咫尺,或許他們會有一些新的發現。

於是,“多布裏納號”航行經過了北緯37度,2月7號又越過了東經7度。

鐵馬斯徹夫伯爵之所以同塞爾瓦達克上尉和普羅科普商議,決定到這一地區進行探測,是有原因的。

目前,在法國的影響下,一個新的撒哈拉湖已經挖掘成功,雖然人們在很久以來一直要放棄這項工程。這項工程把特裏東湖重新恢復了起來——那是尋求金羊毛的勇士們經常抵達的地區——使得這一地區的氣候得到了極大改善,並為法國壟斷蘇丹和歐洲的貿易提供了有利條件。

那麽,恢復這個古老的湖泊是否會對這次災難造成嚴重影響呢?這是個有待查明的問題。

在北緯34度地區,也就是同加貝斯灣處於同緯度的地區,現在有一條大運河穿過由克比爾和加爾薩等鹽湖組成的低窪地帶,然後注入地中海。在加貝斯灣北26公裏處有一條地峽,這個地峽靠近特裏爾灣,後來被堵死了,因此窪地上的水只好改行古代河道。這些古代河道由於水源不是很充沛,到達利比亞後就在烈日的蒸發下幹涸了。

這次,非洲大部分地區突然下陷,那麽下陷的邊緣是不是就在撒哈拉湖地區呢?如果事實正是如此,那麽“多布裏納號”在越過北緯34度後,就可以見到的黎波裏海岸了。

“如果我們到達了那個地區,”普羅科普說,“南方仍是無邊無際的大海,那麽我們只能北上,到歐洲海岸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了。”

“多布裏納號”開足馬力,全速開往布朗角,但是他們既沒有見到內格羅角,也沒有見到塞拉角。

比賽大那座迷人的東方名城也已經埋身海底,既看不到被海港環繞的大湖,也看不到棕櫚樹掩映的那些清真寺。他們探測到的海底依然平坦,地中海的海水下依然是一片荒涼,沒有任何生物。

2月7日,“多布裏納號”縱帆船越過布朗海角,進入了昔日的突尼斯灣。這個地方如今也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海岸上依山而建的城市、阿爾塞納炮台、古萊特港和布-庫爾納的兩個山峰都沒有留下任何蹤跡。位於非洲最北部的布恩角,也隨非洲大陸一起埋葬在地層深處了。

這次災難發生之前,地中海一帶的海底呈馬鞍形,為陡峭的斜坡。地殼在這個地帶如同骨骼一樣突然隆起,成為水深僅17米的利比亞海峽的天然屏障,然而隆起部位的兩側卻深達170米。或許,在地殼形成之初,布恩角同西西裏島南端的富裏納角是彼此相連的,正如休達和直布羅陀一樣。

船長助理普羅科普對地中海非常熟悉,因此不可能不了解這裏的情況。因此,他們現在應該探測一下位於非洲和西西裏島之間這個水下隆起部分是不是依然存在。

鐵馬斯徹夫伯爵、塞爾瓦達克上尉和船長助理普羅科普站在船頭,觀看著這次水下測量。

一個水手站在船舷側旁固定前桅帆的小木樁上,聽到命令後,將探測器放入了水中。

“有多少尋?”船長助理普羅科普問道。

“5尋。”水手回答。

“海底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