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險 第二章

南北戰爭中的事——叫賽勒斯·史密斯的工程師——吉丁·史佩萊——叫納布的黑人——叫潘克洛夫的水手——會合於深夜——出發後的暴風雨

誰也不會想到,被暴風棄置在岸上的那幾個人,壓根就不是什麽職業的或者業余的氣球飛行員,而是一群英勇豪邁的戰俘,因此,為了逃脫出來,他們才會想到如此奇異大膽的主意。

他們有數以百次險些就要從破裂的熱氣球上掉到驚濤駭浪裏,真是九死一生。可上天就這麽別有用心地將他們的生命保留了下來,並且幫助他們在3月20日那天成功逃出了裏士滿。在南北戰爭的時候,裏士滿曾是南方的要地,尤裏斯·格蘭特將軍所統帥的軍隊正包圍著那裏。在他們逃出了裏士滿之後,在空中經過了五天的行程,到如今,他們離開那弗吉尼亞的首府已經有7000英裏了。

下面說說這幫戰俘們的逃跑經歷吧:

時間在1865年的2月份,格蘭特將軍為了取得勝利,準備出奇兵攻下裏士滿,結果不僅沒有成功,他的幾個軍官還成為了敵人的俘虜,被關押在了裏士滿城內。聯邦參謀部的賽勒斯·史密斯是這些人中最出色的一個。他來自馬薩諸塞州,是一位學者,知識廣博,在戰爭裏他曾接受政府的任命擔當起在戰略上至關重要的鐵路管理工作。他今年大概四十五歲了,長得骨瘦如柴。他頭發很短,那一小撮胡子倒是很濃,不過都已經變得灰白,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有個很端正的腦袋,一雙眼睛很有神,嘴巴的形狀看起來挺莊嚴,好像生下來就是為了做勛章上的圖案似的。從外表上看,激進派學者的身份倒是很適合他。正如同一個出身行伍的將軍一樣,他是從操持錘子和斧頭做到工程師的,他腦子靈活,心靈手巧,還擁有一身強健的肌肉。他還擁有活動家和思想家的雙重身份,沒有什麽事能夠難得倒樂觀向上的他。他還去過很多地方,了解很多事情,不論什麽樣的緊要關頭,他總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的信心和頑強的意志,做到隨機應變。他的座右銘是:“就算已經沒有成功的希望,我們也能夠接受任務,堅韌不拔。”這是十七世紀奧蘭治的威廉(1)的話。

賽勒斯·史密斯就是勇敢的象征。南北戰爭的每次戰役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自從在伊利諾斯州毛遂自薦投靠尤利斯·格蘭特的軍隊後,史密斯跟隨著格蘭特將軍轉戰帕蒂尤卡、貝爾蒙特、匹茲堡等地,在圍攻科林斯、吉布森港、黑河、查塔努加、威爾德尼斯、波托馬克等戰役中英勇作戰,好幾次都險些成為陣亡將士中的一員,格蘭特將軍總是喜歡說“我決不計算我的傷亡”,顯然,作為格蘭特將軍的得力戰將,他並未辜負格蘭特將軍的訓導。但是他很幸運,直到在裏士滿戰場上受傷被俘之前一直都平安無事。而與史密斯同一天被俘的還有一位重要人物,是奉命跟隨北軍做戰地報道的吉丁·史佩萊,他是《紐約先驅報》的通訊記者。

在英、美的新聞采訪員中,吉丁·史佩萊赫赫有名,他致力於采訪到正確的消息,不論將要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他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確切消息發送給自己的報刊。聯邦的很多報紙都有著強大的實力,《紐約先驅報》就是如此,這些報刊的通訊記者就是它們的代表。吉丁·史佩萊無疑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他精明能幹,精力旺盛,遇事機敏,喜歡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而且到過世界各地。他既是士兵也是藝術家,他在與人交談時充滿熱情,做出行動時則堅決果斷,疲憊和危險都不能阻止他的腳步,他既是為了自己去采訪新聞,也是為了報刊。他總是能夠先於別人得知那些新鮮奇特的、未經公諸於眾的、他人尚不了解也無法得知的東西。作為一個戰地記者,他渾身是膽,總是能夠穿梭於槍林彈雨中進行采訪寫稿,對於他來說,“危險”就是最好的報道資料。

在每次戰役的最前線,都能夠看到他一只手拿著左輪槍,另一只手拿著筆記簿,他的鉛筆從來沒有因為葡萄彈而顫抖。他喜歡寫簡短有力、簡明扼要的報道,絕不會像有些人那樣喜歡搜腸刮肚地沒話找話,以致經常需要沒完沒了地打電報。可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幽默感。他在黑河的戰鬥結束之後,就決心不惜一切地占據電報局窗口向報刊報道戰鬥的結果(2),在拍發完了報道黑河戰鬥的電報以後,為了拖延時間,他接著花費兩個小時拍發《聖經》的前幾章,為此付出了兩千美元,但《紐約先驅報》卻搶先登出了黑河戰鬥的新聞。

已經四十來歲的吉丁·史佩萊身材高大魁梧,面龐上長著淡紅色的胡須,變化迅速的視線裏透著堅定與活潑,這是一雙可以將所有景象一覽無余的眼睛。強健的體格讓他如同一根被冷水淬硬了的鋼筋,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