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險 第十三章(第3/4頁)

這些工作都準備完畢之後,到4月9日,工程師就有很多熟石灰和數以千塊的磚頭可以使用了。

由於時間緊迫,所以他們馬上開始砌窯,為焙燒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陶器做準備。在此過程中他們並沒有遇到太多困難。工程師和他的夥伴們運來了他從紅河河口一帶露天的地方發現的煤,五天之後,窯裏燒起了煤,20英尺的煙囪裏冒出了第一縷青煙。林間空地由此變成了一個作坊,潘克洛夫甚至認為這個土窯裏可以制造出各種現代化的工藝品,當然,這種想法倒也並不過分。

在這期間,居民們首先制造出的是一只烹調用的陶土罐。這個罐的主要原料是陶土,史密斯把石灰和石英混合起來做出了正式的“管土”(2),並把它加了進去。他們找來適當形狀的石頭當模子,做成了以陶土為原料的飯碗、茶杯,還有一些用來盛水的大壺等等。這些陶器看起來既笨重也不美觀,可是在經過高溫焙燒以後就完全不同了,“石窟”的廚房裏因此增添了不少的器皿,它們在居民們的眼中和最精致的上釉瓷器一樣寶貴。值得一提的是,潘克洛夫為了想知道這種陶土是否配得上被叫做“管土”,專門做了幾只大煙鬥出來,結果讓他很滿意,可遺憾的是只有煙鬥,卻沒有辦法找來煙葉,這讓他很郁悶。可他依然信心飽滿:“可以找到別的東西,也就一定能夠找到煙草!”

他們制造了很多生活必備的陶器

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4月15日,中間一點都沒有浪費時間。居民們似乎一下子都成為了陶土匠,每天都忙於制造陶器。當然,他們知道,什麽時候賽勒斯·史密斯認為應該開始做鐵匠活了,他們就會變成鐵匠的。可第二天是星期日,正值復活節,大家都同意集體休假一天。

4月15日的傍晚,他們熄滅了爐火,留待日後有新的用途時再點燃,然後把陶器運回了“石窟”。就在他們回去的時候,工程師從一種多孔菌科的植物身上取得了一種海綿狀的柔軟菌肉,並且發現了這種東西可以用來代替火絨,這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這種菌子經過適當的加工,尤其是先讓它沾上火藥,或者是把它放在硝酸鹽或氯化鉀的溶液裏煮沸,就非常容易燃燒。從前他們想盡辦法都沒有找到這樣的多孔菌,也沒有找到一種食用菌來代用。這天工程師看見了一種艾屬(3)的植物,就采集了幾把交給水手:

“潘克洛夫,把它拿去,這回你應該感到高興了。”

潘克洛夫拿著那些植物,仔細地看了看,發現上面長著很多光亮的長須,葉子上布滿了軟毛。

“史密斯先生,這是什麽東西?”潘克洛夫問,“它是煙草嗎?”

“不是的,”史密斯回答,“這是苦艾,書面上稱之為中國艾,我們可以用它來代替火絨。”

工程師等苦艾幹燥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把它放到硝酸鹽溶液裏浸透,取出來之後它就成為了一種非常易燃的引火材料。至於那些浸泡著苦艾的硝酸鹽,事實上就是島上很多地方都有的硝石。

居民們這一天的晚餐非常豐富。納布做了一鍋燉刺鼠肉湯,還做了一只熏水豚腿。他還煮熟了些“貝母屬”塊莖放在熏水豚腿上。這是一種非常好吃的白星海芋屬的草本植物,富含很多營養,和英國所賣的“樸德蘭西米”很相像,因為林肯島上的居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面包,所以就幹脆拿它當面包吃了起來。

晚飯之後,在睡覺之前,史密斯和他的夥伴們去海灘上散步。這時正值晚上八點鐘,夜色迷人。這一天是滿月以後的第五天,月亮還沒有在夜空中升起,水平線上卻已經顯現出了月亮的“曙光”,那是一片微微泛起的銀白色的柔和光輝。南邊天頂上的南極星正在閃閃發光,南十字星出現在最為顯著的方位上,就在前幾天,工程師曾經在富蘭克林山上看見過它。

賽勒斯·史密斯和這美麗的星座對視了良久,它各有一顆一等星處於上下兩端,一顆二等星在左,一顆三等星在右。

他考慮了幾分鐘,然後問少年:

“赫伯特,今天是4月15日嗎?”

“是的,史密斯先生。”赫伯特回答。

“在一年裏,一共有四天擁有完全相等的實際時間和平均時間,要是我沒有記錯的話,明天就是這四天中的一天,換言之,孩子,太陽在明天十二點的幾秒鐘之內將正好經過子午線。要是碰上好天氣,我想基本上可以計算出海島的經度來,最多也差不了幾度。”

“不需要儀器,不需要六分儀就可以嗎?”吉丁·史佩萊問。

“不需要那些,”工程師說,“況且,今天晚上的夜色這麽晴朗,正適合我來計算出南十字星的高度,換言之,我可以根據水平線上的天極,想辦法把我們的緯度算出來。夥計們,你們要知道,在沒有確定方位之前,我們根本不能肯定這片陸地是一座孤獨的海島,我們必須盡量精確地知道它跟美洲、大洋洲、或者太平洋主要海島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