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佛羅裏達和得克薩斯之爭(第2/3頁)

得克薩斯說,他們的縣(1)達到了26個,而佛羅裏達則反唇相譏,說自己的州面積僅為對方的六分之一,卻有12個縣,按比例比對方強。

得克薩斯標榜自己有330000人口,但佛羅裏達也傲氣十足地回應,在很小的土地上能聚集56000人,人口的密度比對方大。另外他們還指責德克薩斯流行瘧疾,每年都要死上幾千人。這倒也是實情。

德克薩斯回應說,佛羅裏達的熱病鬧得最厲害,還說當自己這邊盛行慢性黃熱病的時候,卻對別人那邊的衛生狀況說三道四,未免太草率了。這話也是實情。

得克薩斯通過《紐約先驅報》的欄目聲稱,作為一個州,他們生產出了全美國最優質的棉花,還長出最優質的橡樹讓海軍造船,而且土壤肥沃,還擁有鐵礦,並且產量占據金屬總產量的百分之五十,這樣的州應該受到一點尊重。

對這個說法,《美國論壇》是這樣答復的:佛羅裏達的土地雖說沒那麽肥沃,但卻在沙質和土質方面更理想,能為大炮的制模和翻砂提供最好條件。

“這話不錯,”得克薩斯人回答,“但是,你總得先來我們這邊兒看看吧。佛羅裏達那邊兒交通不便,而得克薩斯的加爾維斯頓海灣海岸線有35英裏,能容納全世界的海軍!”

“說得真好,”支持佛羅裏達的報紙反駁道,“加爾維斯頓海灣可是在29度線以外呢!難道我們這邊兒就沒有聖埃斯皮裏圖海灣嗎,這個海灣恰好在28度線上,從這裏乘船能直接到達坦帕城。”

“那灣是不錯,一半兒都讓泥沙給堵了。”

“你們才堵了呢!”佛羅裏達一方斷然不認,“你們是不是想說你們那兒是個野人出沒的地方呀?”

“哈,沒錯,賽米諾爾人還在你們那兒遊蕩呢。”

“你們那邊兒的阿巴契人和科曼契人(2)怎麽樣了?都開化了吧?”

就這樣,文字仗一連打了幾天。之後佛羅裏達開始把對手往新的方向引。一天早上,《時代周刊》暗示:這次實驗是純美國人搞的,所以也應該在純美國的領土上進行。

一聽這話,得克薩斯馬上反擊:“純美國人!我們不和你們一樣都是純美國人嗎?得克薩斯和佛羅裏達不都是在1845年同時並入聯邦的嗎?”

“沒錯,”《時代周刊》回答,“可我們早在1820年就是美國人了。”

“呸!”《論壇報》回擊說,“你們先是跟著西班牙,後來又改投英國,又過了200年,才以500萬的身價讓美國給買下來的!”

“哈!這有什麽可臉紅的?路易斯安娜不也是在1803年以1600萬從拿破侖手裏買過來的嗎?”

“無恥!”得克薩斯的代表們氣得咆哮著,“可惡的佛羅裏達,不過一條細長條的荒蠻之地,敢和我們叫板。我們可沒有賣過身,我們是1846年3月2日趕走了墨西哥人之後自己宣布獨立的。我們是在撒繆耳·胡斯頓在聖雅芹多河谷打敗了聖塔安那的軍隊之後,自行宣布成立聯邦共和國的!之後,我們又自願並入了美利堅合眾國!”

“沒錯。那是因為怕墨西哥人打回來才不得已而為之!”

“怕他們!”話已說到了這個份兒上,局面就有點兒不可收拾了。雙方隨時有可能在巴爾的摩的街上大打出手。此時不得不對這些代表進行了看管。

巴比康主席被弄得左右為難。便條、文件、恐嚇信像雪片一樣向他飛來。該選哪一方呢?就土質條件、交通設備和運輸的便捷性而言,兩個州不相上下。從政治角度看,也沒法說什麽。

猶豫了一陣子之後,巴比康決定快刀斬亂麻,徹底打破這個僵局。他再次召集委員們開會。會上,他提出了一個無比英明的建議。

此時不得不對這些代表進行了看管

他說:“仔細考慮一下佛羅裏達和得克薩斯之間發生的不愉快就不難看出,如果選定其中一個的話,這個被選定的州裏各城市之間還會出現同樣的難題。所以,州一級的爭鬥又會演變成市一級的爭鬥。目前得克薩斯有十一個城市提出了申請,都符合條件,接下來,他們一定會為爭得這個榮譽進一步打下去,這就必然讓我們去面對更多新的敵人。而佛羅裏達只有一個城市申辦此事。所以,我決定選佛羅裏達,選坦帕城。”

這個決定一宣布,徹底打碎了得克薩斯人的夢想。他們怒火中燒,指名點姓地給大炮俱樂部的會員們發恐嚇信。巴爾的摩市的官員們現在能采取的只有一項措施,於是他們便行動了。他們安排了一趟專列,強行把得克薩斯人推了上去,不管他們樂意不樂意。就這樣,這些人被以每小時30英裏的速度疏散走了。

雖然這次遣送行動進行的幹凈利索,這夥人還是抓住了最後的時機對他們的競爭對手進行了最後一次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