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第3/3頁)

像《恐怖之墓》這種擴展包,又被玩家叫作“模組”。增刊附帶的小冊子裏繪有模組所需的全部地圖和地下城每個房間的細節。這是個被大批不死生物占據的地下城。玩家可以在主持人 的指引、描述和鼓勵下進行探險之旅。

在學習了更多這些早期角色扮演遊戲的規則後,我發現這些《龍與地下城》的模組就是現在《綠洲》裏任務的原型。而《龍與地下城》的角色也正如我在《綠洲》裏的角色。就某些角度而言,這些早期的角色扮演遊戲就是一個虛擬現實的模擬系統,只是誕生在電腦遊戲盛行之前。在那些日子裏,如果你想要遠離現世,去異世界過另一段生活或者冒險,你就得用上自己的大腦、紙筆、骰子,還有幾本模組書。了解到這點的瞬間,我對這場比賽和哈利迪的看法一下都改變了。從那時起,我開始把這場搜尋看成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龍與地下城》模組故事。而哈利迪明顯就是那個主持人或者地下城主,雖然他現在只能在墳墓裏操控這場遊戲了。在一個頗有些年頭的網盤裏,我找到了這本有著六十七年歷史的《恐怖之墓》。在研究它的時候,我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在綠洲的某處,哈利迪重建了“恐怖之墓”,並把黃銅鑰匙藏在了裏面。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裏,我研究了這個模組並記下了所有的地圖和房間,希望有一天能找出它的位置。不過這就是問題所在:詩裏並沒有給出哈利迪把它藏在哪裏的具體信息。唯一的線索似乎就是“你仍需學習更多知識。”

我一遍又一遍地在腦海裏重復著這些句子,直到沮喪得想大聲嚎叫。學習更多。沒錯,好吧,很好,可是,我得學習更多什麽?

《綠洲》裏有上千個世界,而哈利迪可能在其中任意一處重建“恐怖之墓”。就算我有這個精力,逐個搜索它們也會耗掉我一輩子的時間。

二號分區裏有個叫吉蓋克斯的星球,似乎最值得搜索。因為它的代碼由哈利迪親自編寫,並用加裏·吉蓋克斯的姓氏為之命名。吉蓋克斯是《龍與地下城》之父,《恐怖之墓》模組也出於他的手筆。按照獵手百科(那相當於獵手的維基)的說法,整個吉蓋克斯星上滿是復刻的《龍與地下城》模組,不過恐怖之墓並不在上面,其他主題類似的星球上也無處可尋。獵手已經翻遍了這些星球的每一寸土地,如果真有那座墳墓,那它早該被人發現了。

所以它一定藏在別的地方。雖然毫無把握,但我告訴自己,只要不停地研究,墳墓的線索遲早會出現在我眼前。哈利迪詩裏最後幾行說的應該就是這個。

如果別的獵手對這六行詩也分析到了這一步,那麽迄今為止他們都保守著秘密。我從來沒有在任何獵手網站上看到過有關恐怖之墓的消息,當然,這搞不好是因為我關於《龍與地下城》模組的理論本身就大錯特錯。

所以我還是繼續看、讀、聽、學,為有朝一日能找到黃銅鑰匙而努力。

而當這一刻真的到來之時,我正坐在拉丁文課堂裏做白日夢。

  1. 這些作者的部分代表作:道格拉斯·亞當斯,《銀河系漫遊指南》。庫爾特·馮內古特,《第五號屠宰場》。理查德·摩根,《副本》。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奧森·斯科特·卡特,《安德的遊戲》。特裏·普拉切特,《碟形世界》。貝斯特,《群星,我的歸宿》。雷·布拉德伯裏,《華氏451》。喬·霍爾德曼,《永遠的戰爭》。羅伯特·海因萊因,《異鄉異客》。托爾金,《指環王》。傑克·萬斯,《瀕死的地球》。威廉·吉布森,《神經浪遊者》。尼爾·蓋曼,《美國眾神》。布魯斯·斯特林,《差分機》。邁克爾·莫考克,《瞧,這個人》。約翰·斯卡爾齊,《垂暮之戰》。羅傑·澤拉茲尼,《光明王》。

  2. 特瑞·吉列姆,代表作《十二猴子》和《巨蟒與聖杯》(又名《蒙提·派森和聖杯》)。

  3. 均為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視劇。

  4. 《辛普森一家》故事發生地。

  5. 《魔法龍帕夫》中的著名台詞。

  6. 均為搖滾樂隊名。

  7. 雙關語。既是《龍與地下城》遊戲規則中用來描迷人物擁有一雙靈巧雙手的技能術語,又形容故事主角打遊戲操作手柄和鍵盤如魚得水。

  8. 美國老牌智力問答節目。

  9. 又叫地下城主,實際作用就是扮演包括怪物在內的非玩家角色,引導故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