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瞬間(第6/8頁)

在甲板上,沉重的錨躺在一圈圈麻繩中間,那個王子就曾被綁在這個錨上,放在陽光下曝曬。突然間,伊達發現船舷上有些可疑的東西,他走過去仔細觀察。

那是一行字跡。長年和黑人打交道,伊達已經能夠用他們的語言和他們交流。也許除了伊達,這一行字跡沒有人能夠看懂,它是用拉丁字母拼寫的,表達的卻是那個來自非洲叢林深處的部落語言。這是那個王子在絕望中用指甲一點點摳出來的。

“殺死他人的罪惡,靈魂將永遠在地獄中煎熬。”這句話如果譯作西班牙文,就是這個意思。當然,並不是這麽簡單,這是一句詛咒。在那些黑鬼的眼中,這句話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讓被詛咒者從此生活在絕望和恐懼之中,甚至死亡也不能讓他得到解脫。

伊達有些驚訝,他注視著這行字跡,過了一小會兒,走開了。他相信上帝,然而不相信鬼神,特別是非洲人的鬼神。其實伊達完全相信,那些黑人的黑色皮膚下邊,毫無疑問也和白人一樣,有著一個靈魂,然而,美洲的種植園需要他們,而伊達需要黃金。

伊達付出了代價。一個月後,他親自押送四百個奴隸出發,結果在海上發生了暴動。暴動最後雖然被鎮壓了下去,不過伊達卻在暴動中死了,一雙握過長矛的有力黑手用一根剛從風帆上扯下來的纜繩勒住了他的脖子,很快讓他窒息而亡。他的屍體和六十多個死去的黑奴一樣,被拋入大西洋。

伊達的父親和祖父都橫跨浩渺的大洋販運過無數黑奴,而他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家族的這一傳統做了了結,他從來不曾預料到自己會死在黑人手中,也不曾預料到自己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勇敢”號是最後一艘搭載奴隸前往美洲的船只。

再後來的歷史,就是那些反對販奴的人也料想不到的了。一百五十多年後,這個星球上最先進繁榮的白人國家承認了黑人的公民權;三百二十年後,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宣誓就職。在美洲大地上,非洲的黑人、歐洲的白人和亞洲的黃種人在分離了上萬年後,重新融合在一起,締造了一個跨越種族的文明。

新時代的發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打破地域界限,把整個地球聯系在一起。人們第一次認識到,無論皮膚是白色、黃色還是黑色,虹膜是黑還是藍,頭發是鬈是直是金黃還是黑,所有的人都是二十多萬年前一個非洲小部落的後裔。

地球成為一個村落,傳統依舊被繼承,紛爭仍舊在繼續,但是新的時代開始了。

馬利昂在總統的辦公桌前踱步。這個星球上最重要的權貴正在隔壁,進行一場激烈爭吵。等他們出來,和平就來臨了。

馬利昂點上一根雪茄,這種來自古巴島的手工制品味道醇厚,實在是一種極致享受。就因為這個,地球也是一個值得珍惜的地方。如果失去了和平,火星應該能夠獨立,然而不會再有雪茄了,特別是這種手工制作的極品。這是一個牽強的理由,甚至有些不嚴肅,火星和地球都在懷疑馬利昂說這話的用意。但是馬利昂相信火星和地球都需要和平,而他說出了真正的原因。

戰爭是荒謬的。兩個星球最近的距離在六千八百萬公裏左右,目前最好的飛船每小時能飛一萬五千公裏,飛完這樣一段距離也要半年以上的時間。顯然,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將曠日持久,最後的結果便是火星與地球的隔絕。這不是雙方願意看到的結局。

沖突的起因是火星不願意納稅。火星的所有產業都必須納稅。最早的時候,這裏只有實驗基地,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火星改造計劃的進行,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到了火星,於是這裏逐漸有了商業、工業和城市。

起先是宇航局管理著火星,後來,聯合政府派遣了總督。火星的成就有目共睹,那些厭惡官僚主義、拖沓作風還有貧富差距,可又覺得無力改變現實的精英,會竭盡所能購買前往火星的單程票。兩年一趟的航班總是人滿為患。

最後,聯合政府的財政官員發現,火星不僅不需要地球的財政支持,而且它已經開始為地球財政提供支持,其比例隨著時間推移而增長,占據了聯合政府財政收入的一成。火星居民創造的財富除了少量用於殖民地擴建,大部分都返還地球了。聯合政府每年劃出特別預算,稱為火星開發特別預算,預算額相當於每年火星返還地球財富的百分之三。

半年前,火星宣布驅逐總督,實行自治。馬利昂臨時被任命為火星代表,從小行星礦業月球辦事處飛到地球上,和聯合政府的高官們談判。談判拖拖拉拉進行了半年,沒有任何進展。兩天前,火星上空進行了一場勝負分明的戰鬥。地球聯合政府總統緊急召見他,馬利昂相信自己的使命很快就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