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凸鏡(第4/12頁)

“這就是說,在類圓筒世界中,無論哪裏都有人類居住——即使是在昆侖山頂。”

“這是當然的,不過我要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他們能在這裏生活,那他們肯定已經適應了這種低重力狀態。”

少年的眼睛一亮。

“是的。”外交主任輕輕點頭,“從這裏繼續南下,重力還會越來越小,飄浮的石頭也會越來越大。如果前面得到的消息正確,混沌谷裏飄的就都是直徑幾十米的巖石。如果還像現在這樣去穿越,恐怕沒有一個人能活著出來。”

“但是,那裏卻有其他的部族生活,他們已經適應了那裏的環境……”

“所以去聯系他們,說不定就能知道一些穿越混沌谷的方法。所以,無論如何請等我半年吧。”

“明白了。但是我恐怕只能等你三個月時間,再長就很困難了。科學主任一直盼著我犯錯,他不會老老實實地等。如果我拿不出什麽有說服力的理由,恐怕大家都會被他煽動。”

“好吧,我盡力。”女子縱身跳起,向直徑30米的半球狀帳篷的天窗飄去。只要習慣了,就會覺得天窗比地上的出入口方便。

紅色的長袍在空中飛舞。少年突然意識到自己正在盯著空中的女子,兩頰不禁變得通紅。

在少年出生之前,旅行就已經開始了。少年所在的部族本來就是遊牧民。傳說中,在很久很久以前,當他們還在作為生存者故鄉的行星上時就已經開始遊牧生活了,只不過那時他們都在一定的區域裏放牧,以維持全體族人的生計。而在這裏,他們的目的則是沿南北方向中線穿越類圓筒世界抵達昆侖山,然後從昆侖山穿越混沌谷,再翻過須彌山,接著前往橢圓體世界的北極。

在最久遠的記憶裏,少年記得自己曾經趴在祖父的背上眺望天空。在他頭頂的正上方,有一條南北方向的光柱筆直貫穿了整個天空。光柱熠熠生輝的時候就是白天,光柱暗淡無光的時候就是夜晚。除了光柱之外,其他可以看見的天體,就只有橢圓體世界和他們行走其上的類圓筒世界了。

類圓筒世界就是一個環繞著光柱的圓筒,生存者們都居住在它的內側表面上。因此,每當擡頭去看天空的時候,不管朝哪個方向看,差不多都能看到類圓筒世界的一部分。白天,透過藍色的天空,隱約可以看見對面像是蒙著一層白霧般的大地。不過在少年的眼裏,那湛藍的天空就仿佛是一塊巨大的屏幕,對面的大地就像是一些參差錯落的圖案,直接印在這塊巨大的屏幕上。

那邊同樣也有海洋、大陸、河流、山巒、沙漠,到處都能看見人、動物,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東西。部族裏的人們按照各自的形狀給它們起了不同的名字,諸如“大熊大陸”“蠍海”“海蛇河”“哥斯拉山”“伊塔卡雪原”等等,都是用神話傳說中的生物命名的,而且也常常會用這些地方的氣象狀況來占蔔自己的行動。少年在懂事以前,一直都以為那些地形是畫在天上的。後來當他聽大人說那些地方都實際存在的時候,心中確實感到無比驚訝。

還有一件讓人奇怪的事情:在類圓筒世界裏,無論哪個方向都沒有地平線。

在東西方向上,隨著大地的延伸,大地本身的高度會逐漸增加,最後同天空交匯在一起。

在正北方向上,大地幾乎一直都是水平的。但是隨著大地的延伸,地面會變得越來越模糊,直到抵達極遠處。在那裏,有一個極大的黑色圓盤占據了整個北方的天空,大地就消失在那個黑色的圓盤裏。不知道為什麽,僅僅是盯著那個黑色圓盤,就讓人禁不住毛骨悚然。祖父說,那個黑色圓盤是“終點”,然後又解釋說,所謂“終點”並不是說那裏有一個叫“終點”的東西,而是說那裏什麽都沒有。對於少年來說,這種解釋非但沒有讓他明白,反而把他搞得更糊塗了。

而在遙遠的南方,可以看見5000千米高的昆侖山。祖父說,昆侖山是一條巨大的山脈。在昆侖山頂看到的景象,應該比在山腳下透過厚厚的大氣層看到的更加清楚,因為在那裏看到的光線都是穿過了近乎真空的空間而來的,不會由於空氣折射而產生偏差。在昆侖山頂,只有正南方向的地面比人的眼睛高出約6度,而其他方向的地面都比山頂的高度低。昆侖山的棱線從正南方向左右兩邊展開,起初是一條平緩的曲線,然後隨著上升高度的增加,曲率也逐漸變大,最後在偏出正南方大約15度的地方幾乎變成兩條垂直線。在那之後,棱線從垂直的地方開始向內翻轉,重新變成曲線。隨著左右兩邊棱線的再次上升,它們逐漸向正南方延伸,並最終在比出發點高出約15度的地方再度匯合到一起——也就是說,昆侖山的棱線在南邊的天空中劃出了一個橫30度、縱15度的巨大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