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凸鏡(第5/12頁)

橢圓體世界,正如這個名字所表現的那樣,是鑲嵌在昆侖山所構成的橢圓裏的橢圓體。雖然橢圓體世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橢圓,不過人人都這麽稱呼。橢圓體世界與昆侖山相接的部分被稱作“須彌山”——為什麽稱之為“山”,少年因為年紀太小,理解起來很困難。昆侖山也好,橢圓體世界也好,它們都和類圓筒世界的平原部分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地形。然而奇異的是,昆侖山的中心有一大片海洋,海面居然和山的斜面保持著同樣的斜度——水平面怎麽會和斜面保持一致?少年曾經問過祖父,祖父笑著說:這是因為世界上的力不止一種。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類圓筒世界是圓筒內側的世界,橢圓體世界則是橢圓體外側的世界。在橢圓體世界,生存者都在外側表面生活。”

“但這很奇怪啊。住在外側表面的話,不是會掉出去嗎?”

“當然不會。離中心越遠,向外的力就越大;離中心越近,向內的力就越大。類圓筒世界距離中心遠,所以受向外的力支配;而橢圓體世界距離中心近,所以受向內的力支配。”

“那麽,昆侖山和須彌山呢?”

“昆侖山和須彌山分別是類圓筒世界和橢圓體世界的最高點。不管從哪一邊開始攀登,只要離頂點越來越近,原先的力就會越來越弱,而另一方的力則會越來越強。所以,在位於兩個世界的交界處的混沌谷,兩種力量相互抵消,天地也隨之逆轉了。你能想象出那是什麽景象嗎?”

“唔……”

“哈哈哈,想不出也沒關系。其實我也想象不出。”少年族長的祖父和藹地笑起來,“你說說看,光柱是從哪裏產生的?又是在哪裏消失的?”

“光柱是在橢圓體世界上的一點產生的,消失的地方應該是‘終點’吧。”

“光柱是從橢圓體世界的北極發出來的。”

“北極?類圓筒世界裏沒有北極啊。”

“是的。類圓筒世界裏沒有北極,但卻有赤道。混沌谷所在的地方就是赤道。”

“那麽,赤道是兩個世界共有的?”

“對,你真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回到光柱的問題上來——我們的科學家們認為,光柱不是由物質構成的,但它卻是兩個世界的能量來源。它的能量供給每天都會有周期性變化,而每一年也會有一個更大範圍的周期性變化。除此而外,我們的科學家還認為,這個光柱的存在,確保了整個世界不會發生物理上的崩潰。顯然,普通的物質不可能具備這樣的功能,至少以生存者的科學技術做不到這一點。”

“不是由物質構成,那是由什麽構成的呢?”

“不知道,大概是某種力場之類的東西吧。不過我們很快就會知道了——再過幾十年就知道了。”

“為什麽再過幾十年就會知道呢?”

“為什麽?哈哈哈,你問為什麽啊……因為我們的部族就是為了這個目的——為了找出光柱的秘密,才會一直不停地旅行啊。”

“情況不妙。”穿著綠袍的產業主任苦著臉報告說,“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待在這裏,結果今年一頭正常的小羊都沒有生下來。”

獨自躲在帳篷的一角、沉浸在幼年時光回憶裏的少年一瞬間被拉回到現實當中。

“怎麽回事?”年輕族長的臉色都變了,“不是說低重力對羊的生產不會有很大影響的嗎?”

“不是低重力的問題,而是我們的羊和這裏的野生種群交配了。很多野生羊趁看守不注意,偷偷和我們的羊交配。”

“怎麽會發生這種事情?”少年試著像前些時候看到的外交主任那樣在空中盤腿坐下來,“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吧。本來不就是盼望能和野生種群交配嗎?正好由此引入新的遺傳基因,產下的後代對環境的適應力也會增強啊。”

“可是,事情和我們想的完全不一樣。和我們的羊進行交配的都是被稱作‘蝙蝠羊’的野生種群。”

族長在下落的途中慌亂想要站起來,結果使自己的身體朝相反的方向射出去了。

低重力環境下,步行變得很困難,尤其是跑起來的時候,一下子就會飛到半空。然後必須等待好幾十秒,讓身體從幾百米高的地方慢慢落回到地面,否則什麽都做不了。人類相對還比較容易適應,而羊群永遠都只會焦慮地掙紮,所以族員大半的工作就是忙著每天把飄散在空中的羊想辦法抓回來。由於這兩個原因,部族在低重力地區的前進速度只有平原地區的1/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