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逃離非洲(第2/5頁)

“我把這只小白鼠帶去大學。”正勛說著,忍住惡心,伸手取出屍體。專攻理論研究的正勛還不習慣面對實驗動物。“只要提取基因,注入CHO細胞[1]中,就可以獲得受體結合實驗所需的細胞。”

一旦病源基因在細胞中運作,細胞膜上就會出現“變種GPR769”受體蛋白質。

“你連這個也會?”

“不,我不行,我打算去拜托土井。我不會報出你的名字,放心吧。”

“你在大學食堂請土井吃頓飯他就會答應的。”研人笑道。

“對了,研人,我還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什麽事?”

“我們要救的兩個孩子,小林舞花在大學醫院,而賈斯汀·耶格在裏斯本的醫院,對吧?”

“是。”研人一直在擔心小林舞花的病情。因為得不到她的檢查數值,無法估算她還有幾天可活,就連她是否已經死了都不知道。就算派正勛去醫院,也不能獲準進入重症監護室。

“問題在賈斯汀那邊。”正勛繼續道,“我查了一下,給葡萄牙寄藥的話,最快也要兩天才能收到。”

“兩天?”

研人這才意識到自己嚴重考慮不周。他原本認為把藥交給來找自己的美國人喬納森·耶格就行了。但現在與剛果通信中斷,連耶格會不會到日本來都要打問號。研人甚至想到最壞的情況,即耶格已經戰死了。

“如果郵寄藥物,最後期限就必須提前兩天?”

正勛點頭道:“我們只剩下七天了。”

考慮到剩下的反應,以及隨後的受體結合實驗和小白鼠藥理實驗,研人不禁一陣暈眩。

“必須想辦法加快速度。”

“我購買的高速色譜分析儀明天到貨。”研人抱著一絲期待說。他花了一百五十萬日元的重金購買了這台二手機器。“用它可以節約大量時間。”

“節約出多少來?”

“總共十八小時。”

“那還差三十個小時呢。”

兩人面面相覷,默默地思索對策。

“萬不得已的話,”研人說,“藥物合成之後直接寄過去,省略後面的檢驗步驟。”

“最低限度的檢驗也不進行嗎?那樣就無法驗證‘GIFT’的預測是否有效了。”

“可是,如果來不及……”研人把剩下的話吞了回去。

從籠子裏取出的小白鼠屍體躺在實驗台的一端。如果不能及時將新藥送到裏斯本,那賈斯汀·耶格的命運就同這只小動物一樣。

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布蘭潑以北二十公裏處的戰鬥結束後,奴斯等人就從涅墨西斯計劃的監視網中消失了。

在十天前的那場戰鬥中,他們到底采取了什麽行動?

在行動指揮部裏,魯本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仔細閱讀“聯合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觀察團”提交的最終報告。

我們在曼喬阿村大屠殺現場,共發現一百四十九具屍體,其中有四十八具是當地居民,九十五具是從烏幹達北部綁架的孩子兵,五具是“聖主抵抗軍”士兵,還有一具從外表看是亞洲人。這名唯一的亞洲人沒有攜帶護照等證件,無法確認其身份。更奇怪的是,只有此人死在教堂屋頂。屍檢結果判定其死因是頭部被近距離槍擊。我軍另外還發現了十二名受傷的兒童,他們稱,曾有少數武裝分子在教堂屋頂同他們交戰,但目前尚不清楚該亞洲男子所屬的集團,以及出於何種目的出現在此地。

報告中附有屍體照片,從面部判斷,這個身份不明的亞洲人就是柏原幹宏。

自己制訂的計劃中,已經出現了犧牲者。

魯本斯從文件上擡起頭,一面呆呆地環視行動指揮部,一面整理淩亂的心情。

為什麽日本傭兵死了?如果屍檢屬實,他就很可能不是被敵人,而是被同伴射殺的,而且不是誤殺,是故意殺害。柏原幹宏是因為讓同伴陷入危機之中才被殺的吧。

然而,無論真相如何,魯本斯都是兇手之一,這是不可動搖的事實。而且,如果耶格等人是出於自衛殺死孩子兵,他們的責任或許也應該由魯本斯承擔。還是說,自己只不過是執行涅墨西斯計劃的齒輪,兇手的惡名應該由最高決策者萬斯總統一人承擔?

不管怎樣,奴斯一行人已經逃出了危險。曼喬阿村的戰鬥結束後,位於當地上空的偵察衛星,就拍攝到一輛離開戰場的運動型多用車,這輛車進入擁有二十萬人口的布蘭潑城鎮後,便消失了行蹤。

此後整整十天,魯本斯都沒有得到任何關於他們下落的線索。

魯本斯暗自祈禱這一狀態能持續下去。因為這樣一來,涅墨西斯計劃就會自然破產。

“阿瑟!”埃爾德裏奇來到桌前,領帶松開,一臉疲憊。計劃成功在望,卻讓奴斯逃掉了。不出霍蘭德局長所料,雖然魯本斯已將指揮權移交給埃爾德裏奇,但埃爾德裏奇卻頻繁地尋求魯本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