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3/3頁)

不,K並非全然不明白這些。他僅僅是不確定自己是否確知。他只是懷疑,那是否直接關聯於他意識中最初浮現的那個想法——棄去、隱匿生化人之身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許多年過去了,K並不覺得自己已獲致解答。事實上,此刻他幾已是全然過著一個真實人類之生活了。但盡管如此,那“成為一個人類”之渴望,卻依舊在K的心中徘徊不去。

如此溫柔,如此固執。

便是在這樣的心境之下,在那異地的旅行中,K意外遇見了Eurydice……


[1] 芯片蟲又稱為隨身蟲、皮夾蟲、ID蟲等,由早期證件芯片演變而成,為一以“曼氏裂頭絳蟲”(Spirometra Mansoni)作為基底生物之類神經生物。其蟲體約1厘米見方大小,厚度極薄,可長期寄生於人類之皮下組織或肌肉組織中,於人體無害。芯片蟲之主要功能原為個人資料之載錄。由相關政府單位將個人資料記錄於芯片蟲之神經系統中;主要用以代替古典時代之身份證明、駕照、簽證、護照等相關紙本文件,作為識別身份之用。然而為方便起見,至古典時代後期,除身份證明之功能外,證件芯片遂開始整合為具信用卡、商店貴賓卡、車票、筆記本、手機通訊、影音播放等多用途之功能芯片。至22世紀初葉(約2120年代)左右,配合植入技術,“芯片蟲植入”遂普遍為社會大眾所接受。目前芯片蟲之一般植入位置為左手手背。於植入後約60小時,芯片蟲即自體內長出結締組織線路,將蟲體完全固定於人類手背皮下組織中;植入後約120小時內,蟲體外延之神經系統與循環系統也將與人體固有之神經、毛細血管等組織接合完畢。至此,由於芯片蟲內載錄之數據已部分轉植於人類左手手背之鄰近皮下組織細胞中,即使經手術拔除芯片蟲,則於一定時間(約13個月)內,尚可經由人體左手手背之鄰近組織細胞進行偵測,讀取數據。而芯片蟲植入人體之時間則依各國習俗與法令之規定有所不同;多數均於成年時(18歲)或稍早(15、16歲)植入。在某些亞洲與美洲國家,甚至為此一芯片蟲植入舉辦一類似“成年禮”之儀式,父母宴請親朋好友共同見證其子女之長大成人。此外亦有相關慣用語產生,例如“連個芯片蟲都沒有,還來跟人家湊什麽熱鬧!”“長那麽大了,處理事情還這麽幼稚,跟個沒長蟲的小子一樣!”;意即乳臭未幹,或行為思想幼稚之意。而約自2140年代起,部分特定群體亦對芯片蟲發展出相關習俗,例如每十年即進行手術將芯片蟲取出,制成標本收藏,作為紀念;再向當地政府申報繳費,領取一新芯片蟲,重新植入。10年後則再次進行手術、制作標本收藏,如此反復。另亦有部分新興宗教習於人死亡後,將屍體中芯片蟲取出,同樣制成標本收藏,甚至供上神壇,並發展出“芯片蟲崇拜儀式”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