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隱形殺手(第2/2頁)

孤星熬到了紅巨星的最後階段—矽核聚變為鐵鎳的反應。其後籠罩它的大部分大氣被拋射去宇宙空間,僅剩下了中心部位的中子星。

由於中子星質量太大,它所產生的引力場開始極度扭曲周圍時空,便形成了一個極為特殊的天體—黑洞。

科學家們難以演算出太陽下方黑洞的具體形成時間,只能用估算的方式宣稱,這時間肯定不長,因為它對太陽變態的拉扯最近一個世紀才開始,並且直到今日,太陽的異常狀態才引起了人類的關注。

毋庸置疑,太陽壽命之所以被大大縮短,幾乎可稱為早夭,正是為擺脫黑洞視界的瘋狂吸附,而不斷消耗能量以抗拒拉力。可黑洞引力是無限增加的,哪怕太陽在一個地球年內耗盡所有氫燃料,也終究逃不脫墜入黑洞的悲慘命運。

地球比太陽更可悲,就算躲過了氦閃,躲過了紅巨星那張巨口,也照樣會步太陽後塵,最終墜入無邊的黑洞。

人類要想活下去,只有兩個可能性選擇:

第一、造一艘類似諾亞方舟的大型太空飛船,將所有能供地球生物延續的資源裝載上去,然後在被黑洞引力俘獲前,不,應該是在被太陽氦閃消滅前逃出太陽系。

第二、用盡一切科技手段為地球變軌,找到離開太陽系的捷徑,將地球“拖拽”出太陽系,飄去宇宙中其他能夠停留的地方。

第一個方法聽起來可行,實際卻嚴重違背了人類文明發展到二十三世紀時的民主意識—誰應該做諾亞與他的家人,在大洪水到來時將方舟行駛至阿勒山附近停泊?

當然話說回來,只要存在造出方舟的可能,就一定會有人嘗試。生命不受威脅時,人人都能做風度翩翩的君子,可當威脅來臨,保命的需求高於一切時,潛藏在靈魂深處的求生欲就會取代大腦,成為驅使人做出決定的動力。或許這時的人已喪失了優於地球其他物種而成為地球主人的優勢—具有理性大腦,發揮思考能力。

第二個方法,極好地維護了政治家們的世界大同理論,能保證全人類,甚至是地球生物一概平等。只要地球母親是安全的,那麽無論什麽人,或什麽物種,哪怕是花草樹木,也能安然躲過氦閃之災。

可這個方法相比第一個,更令科學界人士啼笑皆非。或許地球真能變軌,但唯一可能發生的動因是受到太陽爆發時的推動,那時對人類而言,地球不是變軌,而是變“鬼”。

再者,地球擺脫太陽引力逃出太陽系的標志,應該是跨越了柯伊伯帶。柯伊伯帶距太陽40-50個天文單位,要想將總質量為60萬億億噸的地球拖拽出那樣遙遠的距離而不遇到任何阻礙,就必須在宇宙中搭建一條能防止地球在行進過程中發生角度偏移的安全路徑。這條路徑該用哪種方式確立?就算用上最先進的太空探測器又能否起作用?沒人說得準。

於是就有人開玩笑說,看來拯救地球的最佳方案,是將方法一與方法二相結合,也即是建造一艘能按照預先搭建好的航軌運行,並且又具備足夠動力拖著地球平行移動的宇宙飛船。

除此之外,還得用數量龐大,且堅韌得能承擔任何重量的引索,纏繞在地球相應的點位上,另一頭拴上太空飛船,飛船在氦閃爆發前沿航軌脫離地球軌道,朝柯伊伯帶所在的坐標啟航,唯有這樣,地球母親才能帶著她的孩子們逃離覆滅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