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石中書(第2/2頁)

過了三刻鐘之久,瘸奶娘將“水龍槽”推來了。那原來是一座底下安置了四只輪子的檜木大桶,五尺多長、兩尺多寬、深可三尺有余,本是幫中行凈浴禮所用。此時萬得福舉起桶中木勺,將清水一勺一勺舀出,朝萬老爺子遺體同那石板一並淋下。立時浸透在萬老爺子袍上的血水便同水勢一道渙出,不多一會兒竟然將堂上光可鑒人的水泥地面漫了個黑深烏透。

瘸奶娘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萬得福仍自面無表情地舀水淋澆,又過了一二刻辰光,“水龍槽”中的清水澆完,他才緩緩回身,問那瘸奶娘道:“張翰卿那邊的事兒辦了沒有?”

瘸奶娘點著頭不住地抽搐,道:“說是放下電話就去了。我沒提老爺子的事。”

“很好!一時半會兒的這外三堂人馬都無須驚動。”說著,萬得福再度撲身跪倒,抖著手將萬老爺子那嵌進石板裏的十只指頭一一掰開,立時,他與那瘸奶娘皆驚呼出聲—卻只見石板上留下了幾行極細的字樣,以放大鏡觀之,才勉強看出來那是出自老爺子用指甲尖兒刻下的文字—右手五指底下寫著:泯恩仇傳香火會六龍知天命”,左手五指底下則寫著:“小山重疊誰不語相思今夜雙飛去鵲起恨無邊癡人偏病殘問卿愁底事移寫青燈字諸子莫多言謝池碧似天”。

想這指尖覆蓋面積,不過方寸,竟能刻寫下較毫芒尤細的文句,可知萬老爺子的內力自是深湛無匹,更遑論這些文句應該就是在彌留之際為掩人耳目而不得不悄然刻出的。只它的內容卻讓萬得福和瘸奶娘傷透了腦筋。瘸奶娘是早年抗戰期間萬老爺子於淪陷區收進祖宗家門的一個婦道。當時戰事方殷,這婦道不徒丟了丈夫、斷了腿,連自己剛出世的嬰兒都在逃難的時候亡失了,萬老爺子看她無親可依,又正在泌乳,便收了她,也恰可以為一個才剛從戰場上揀回半條小命來的孩兒授乳。這婦道本是窮鄉小戶人家出身,從未進過學,久入萬家,也不過是粗識字而已,自然看不懂石板上刻字的文義。

至於這萬得福自幼追隨萬籟聲,及長又投靠萬老爺子,五十余年間耳濡目染,倒是稍通文理的。是以萬老爺子右掌之下那“泯恩仇傳香火會六龍知天命”等十二字大致上是明白了。只這左掌之下的四十四字卻是大麻煩。由於萬老爺子刻寫之際未加點斷,所以他連句讀都不會。持放大鏡反復念誦幾回,只隱約覺得某些字仿佛押了詩一般的韻腳,可怎麽讀都像是走在路上忽然踢著塊石頭那樣給絆了一跤。絆了幾跤之後,萬得福已頗有些心灰意冷的念頭。但是轉念一想:老爺子臨去之時寫下這麽兩段文字,其中應有不可輕易告人,卻又十分重大的意思。不如將之妥善謄錄,或許過幾日遇上老爺子幫外那一部雅集中人,便可請教。畢竟,他們都是有大學問的人物;更何況夜來出事之前,這些故交至友一定也都在老爺子身邊賞月吟風、舞文弄墨。何不等尋著這幾位,再將這兩段文字把去請他們說解說解,便應該能拼湊出一個大約的眉目了。

一面合計著,萬得福一面對瘸奶娘道:“這‘會六龍’的意思再明白不過,我還是得請教請教那幾位爺。倒是你在家門裏要特別留神,此時一動不如一靜,免得上下裏外三代九堂亂了方寸。這石板上的文字也不要向任何人提起—”

“那麽小熙子呢?”瘸奶娘含淚問道。

萬得福忖了忖,道:他是老爺子要‘傳香火’的人,怎能瞞他在鼓裏?只不過老爺子也說了‘泯恩仇’的話,只怕熙爺火性,按捺不住要尋仇,那可就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了。這樣罷,熙爺要是回來了,你就往我身上推。我自先去找那幾位高人問個主意,再作道理。”

令萬得福萬萬沒有想到的不只是萬熙在這一血案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他根本找不著那六個向稱萬老爺子知交的老者了—他們就像飄空逝去的肥皂泡,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