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天醫星來也(第3/4頁)

何桂清自恃粗豪壯勇,哪裏會在乎一個醫道擺布,心下還頗以關雲長刮骨療毒之際仍能與人對弈這樣的典型風範自詡。於是一揮手,將廳堂上的排場都撤了。自對汪馥昂聲訓道:“你手裏捏著拿著的可是本帥,不是旁人,小心伺候了。”說著下座趨前,仍一副威武神氣。汪馥卻請他盤膝坐下,再仰臉朝天,狀極不雅。何桂清無可奈何,只得照做。但看那汪馥一手持起絲繩的一端,一手將小瓶兒裏的粉末撒在蟾蜍結上,同時喊了聲:“請制軍張嘴!”何桂清聞言不疑有他,才把嘴張開寸許,汪馥已將那蟾蜍結投入他嘴中。何桂清只覺一陣沁涼舒爽,不經心往下吞咽了一口吐沫。那邊汪馥道聲:“著!”登時掌心順絲繩遞出一股綿綿軟軟的內力,又將蟾蜍結推下尺許有余。何桂清自患病以來,從未感覺到如此心寬意弛、腑臟輕活,當然為之一樂,正想叫聲好,耳邊卻聽汪馥道:“請制軍閉目凝神,念茲在茲的只是方才這只小蟾蜍—無論有什麽動靜,都請制軍不要睜眼。”何桂清口中唔唔稱是,依言觀想起那蟾蜍來。又過了一盞茶的工夫,忽然腹中一陣騷動,如百尺波瀾、峰峰推擠,又似千鼓膨亨,橐橐爭鳴。何桂清腹中那蟾蜍結卻有如活過身來、左閃右跳,在胃囊裏撲縱騰挪得好不歡快。接著,底下的腸子便似叫人用極大的勁力自兩端向外一扯,何桂清再也忍它不住,“哇”的聲狂叫出口,同時睜開了不該睜開的眼睛—這一看,看壞了—卻見他嘴裏跳出一個約莫有飯勺般大小的蛇頭來,底下連著條赤不赤、黑不黑,渾然裹著亮油膩血的一條蛇身。何桂清連一聲也沒再哼出,當場暈死過去。

待他悠悠醒轉來時,魂魄還在爪哇國,底下卻拉了一褲子稀屎,而汪馥則氣定神閑地盤膝坐在他的身側,左袖筒外纏著那條蛇—顯見已然死了。

但是於何桂清而言,那一刻的感恩之心卻遠不及羞辱之念來得既強且熾。試想,堂堂一位總督被自己吐出來的一條怪蛇嚇得屎尿齊流,這要是張揚出去,制軍大帥的尊嚴威儀該如何收拾?汪馥卻見不及此,猶沾沾自喜地述說這蛇的來歷:“想來制軍大約是生飲了山泉之水,容這蠢物入腹,幸得敝門這小小的紅絲蟾蜍引蛇出洞;否則吃喝下肚的粒米滴油都耗在它的身上,制軍縱使神武蓋世,怕也活不過今年中秋的。”

何桂清果然沒讓汪馥活過當年中秋。他設了個局,讓汪馥給一個書吏治病,又暗中鴆殺那書吏,遂給汪馥問了個庸醫殺人之罪,流刑千裏。然後,再遣幾名親信將那狂傲不馴的汪馥棒殺於途中。

何桂清本人的下場也不怎麽樣。太平天國坐大,由何氏力保而自湖南布政使升任江蘇巡撫的徐有任勇於任事,但是軍政上卻處處為何氏掣肘,空頂一個巡撫之名,卻幾無用兵執政的實權。未幾,何桂清與太平軍對峙,常州失陷,徐有任力戰殉節,留了一封彈劾何桂清專擅妄為的遺疏。朝廷震怒,果爾將何桂清正法。

可憐的是汪家醫及汪馥之身而幾不能傳,他的幾個兒子都只從父親那裏學到三兩分能耐,盡管拼湊參合,始終不能重振汪家醫的聲勢。可是嗣後之傳此術者,為了不忘家道倏忽中落、學術橫遭斬絕的冤屈和仇怨,因此每於懸壺之地,便在門榜之上系蟾蜍結一枚,以示紀念惕厲。有一個訛傳是這樣的:之所以系蟾蜍結於門楣,乃取“纏綿病榻者必藥到而病除”的嵌字格,這完全是望文生義之說,並無一點根據。

而蟾蜍結還有另外一個講究:由於汪氏門中的醫者一向喜歡“訪診”,意思是出外旅行,隨緣看診。這個習慣其實可以說從呂四娘、汪碩民伊始,從未中輟。是以上門來求診者常須視此結所放置或懸吊的方位和方式來偵知醫者的下處,以便有急症求告時不致失了聯系。汪勛如在他的書中曾詳記其法:“蟾蜍結的口吻所向,即是醫者訪診的方位。結上懸繩若幹即是裏程之數,一裏一小結、兩裏兩小結,十裏一大結。基本上不會超過五十裏。”

萬得福追隨萬老爺子恁久,與汪勛如這位堪稱癡扁鵲的神醫相交也幾達二十余年,自然清楚他祖上這招牌的典故和用意,於是湊近前去沖那蟾蜍結仔細一打量—蟾蜍口吻朝下,懸繩之上卻連一個結也沒有。萬得福不由得心一涼,順著蟾蜍口吻所指,朝自己鞋尖一低頭,卻赫然發現地面的水泥裂縫之中端端正正插著一支他自己百寶囊中的暗器—袖箭—由於箭沒及羽,地面上只露出有如雞毛雉翎一般的羽芒,可見入地深達四寸。從這一點上看,沒有孫孝胥那等深湛的內力恐怕還很難臻乎此境。可為什麽要將他的袖箭插在如此隱秘的地縫裏呢?萬得福一面想著、一面蹲下身,探出食、中二指,從袖箭插下的所在向外猛力一拔,差一點跌了個踉蹌。當下不覺大疑,暗忖:把我的袖箭埋進地裏,外表分寸不露,若是為了不叫外人察知,還則罷了,可是插得這般深,難道是要考較我的內力麽?想到這裏,萬得福不覺生出個一決雌雄的爭勝之念,隨即運上十足指勁,退步跨了個鐵馬沉橋,將兩指牢牢吸住地縫中袖箭的箭身,再拼力一拔,不意隨那箭身一齊給他拔開的卻是一方兩尺見方的水泥板,其下是六七個土方台階,再遠就闃暗一片,什麽都看不清楚了。不待說,孫孝胥把他這支袖箭當成了隱藏式的門閂,而門開處則不是一處密室,便是一條地道。萬得福還在尋思該不該下去,若要下去又該如何掌光點火之際,忽然看見第二個土階上正放著自己百寶囊中的打火石和火折子。萬得福這一下略略恍然了,這六個老鬼物果然不只是同他作耍,而是一點一滴、一枝一節地出了幾道難題,這幾道難題只他不會輕易放過,也只他能發現玄機—換言之,六老既然布設迷津至此,也就不該再繼續難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