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東風吹雪滿征衣

卓王孫並不知道,他的一舉一動,正暴露在一人的監控下。

一艘小船釘子般釘在波濤起伏的大海上。掌舵的是一位赤膊的力士,雙臂漲滿了青筋,傾盡全力讓小船穩穩不動地停泊在海面上。他身旁,一位俊美的少年正恭謹地捧著一只黃銅做成的銅管,遞到小舟正中央的虬髯客面前。

銅管約長兩尺,描繪著龍紋,兩片精心打磨的鏡片鑲嵌在兩頭。這個簡單的裝置,卻足足價值三千兩銀子。

銅管由紅毛國巧匠制作而成,名曰“千裏眼”。有了它,便能隔著十裏的距離,清清楚楚地看到碧波深處的畫舫。現在,這只千裏眼被虬髯客執在手中,他的目光穿透了遙遠的距離,鎖在卓王孫身上。

他絕不敢靠得太近。

沒有人的目光能夠遠達十裏,就算卓王孫有無上的劍心,也不過能感應到一裏之內而已。一裏之外,劍心已衰弱到極點。而虬髯客加倍小心,將這個距離擴大了十倍。只因他絕不能讓卓王孫發現他的存在。

這艘小船被漆成深藍色,藏在現在的大海上,就像是一滴水滴進了水桶中一樣,根本無法分辨。他伏在小船上,盡量不做任何動作。對手若是卓王孫,那麽無論多麽小心都不為過。

他所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觀察。

卓王孫的一舉一動,都通過千裏眼,被他看在眼中。

看到卓王孫的震怒,他的嘴角浮出了一絲微笑。

這正是他想要的。

卓王孫走進了畫舫之中,良久沒有走出。畫舫憑借著機關之力,在海面上破浪而行。雲影沉沉,濃黑得像是要沉沒一樣。

虬髯客輕輕將銅管交到了美少年蘭丸手中。

“我要你用你的心,你的血,記下這艘船的樣子。”

蘭丸輕輕答應了一聲,接過千裏眼,仔仔細細地觀察著那艘畫舫。他自小就有神童之名,號稱過目不忘。大海上的這艘畫舫又是極難見到的珍品,他相信自己就算再過三十年,都不會忘記。

虬髯客自然非常明白這一點。他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

“十二天將準備好了麽?”

“準備好了!”

“四海龍王準備好了麽?”

“準備好了!”

“天羅地網準備好了麽?”

“準備好了!”

“如此……困龍計劃開始!”

他遙遙伸手,對著那只畫舫,用力握住。遠處的畫舫縮成一個黑點,仿佛被他抓在手中。

楊逸之帶著兩千武林人士趕了回來。

他臉上帶著一絲倦容。

數日之內,遍行天下,他落落白衣上已滿是風塵。

唯一幸運的是,倭寇的確已成為明朝近海的一大災難。倭寇四處劫掠,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早就引起了民憤。武林人士打抱不平,有時遇到了倭寇,不由分說便上去廝打。是以雖然綠林對朝廷頗有敵意,但聽說是殺倭寇為民除害,此乃大義,沒什麽好推脫的,就都叫來了子侄徒弟,浩浩蕩蕩地隨著楊逸之趕到了鎮海城。

少林,武當,峨眉,崆峒,鐵劍門等門派,幾乎全都出動了本派的精銳。武林中人大多是草莽之徒,這麽多人聚集在一起,當真是形形色色,什麽樣的人都有。和尚、道士、乞丐、尼姑不一而足,麻衣、緇衣、綢衣、破衣樣樣俱全。刀槍劍戟還算是普通的兵刃,有的拿著只板凳,有的拿著爛木頭,有的抱著一摞書,有的拖著幾條麻袋。看的兵營中的正規軍們目瞪口呆,連招惹都不敢招惹。

黃衣使者站在楊逸之身後,嘖嘖笑道:“侯爺真是神通廣大,這些屬下看去沒有一個不是身懷絕藝的。雖然只有兩千余人,但足以一當數十,兩千人就是五萬精兵。倭寇余孽,雖然勢大,但哪裏又經得起五萬天兵誅戮?勢必會馬到功成。”

楊逸之淡淡道:“我不是侯爺。”

黃衣使者:“那我叫你駙馬爺?”

楊逸之無語。

這位使者是皇上派來的,宮中的規矩自然曉的比他還多。隨便拿著侯爺、駙馬爺這樣的稱謂開玩笑,那可是要殺頭的。

見楊逸之不置可否,黃衣使者又笑道:“我看你還是喜歡侯爺這麽稱謂。侯爺,你看令尊大人何等高興。”

果然,楊繼盛在這些武林人士到達之後,一反常態,顯得極為高興。他出身將門,本看不起這些草莽之徒,就連自己的親生兒子,流落江湖,也遭到他鐵面冷拒。但此時,他卻溶解在了草莽之徒中,就像是個武林耆宿一般。

那些武林豪傑知道他是楊逸之的父親,對他的命令不敢不聽從。倒也頗有秩序。楊繼盛從十幾歲就開始統兵,對於兵馬之道有很深的研究。只不過半個時辰,他就摸清楚了這些江湖豪客的脾性,按照門派將他們分為六個營。少林、武當、峨眉、崆峒、鐵劍各為一個營,其余的門派人數較少,合並為一個營。以五派掌門及另一營中選出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成為營長,統率各營。當然不能寄望這些武林豪客遵守軍法,但他們卻聽慣了掌門的命令,是以這種安排一出,兩千豪客立即就變得規矩有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