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東風吹雪滿征衣(第2/3頁)

這些武林豪客都身具武功,有些功力相當深厚。單兵作戰能力極強,但往往是單打獨鬥雖厲害,但群體配合作戰的能力極差。

楊繼盛與幾位掌門研究,最後找到了一個方法。

少林有十八羅漢陣,武當有真武劍陣。這些陣法都是歷代高手的心血所凝,講究的正是群體作戰能力。比如少林羅漢陣,由十八個功力相若的人組成,就算是武功高他們十倍的人,或是數量超過他們十倍的人,也未必能過得去。而且陣法將十八個人的力量聚合在一起,互相照應,在群鬥之中大大減少了傷亡的幾率。

幾位掌門也都是識大體之人,當此關頭,顧不得泄露本派機密。於是少林、武當兩派將十八羅漢陣、真武劍陣的陣圖拿出來,供大家共同參詳。其余門派的人又驚又喜,知道這兩種陣法都是武林秘梓,修成之後,相當於武功陡增一倍有余。於是都格外認真地學習。由各派掌門共同甄選,按照武功、經驗、年齡、體質的差別,共同組成了上羅漢十一座,中羅漢二十五座,下羅漢五十三座。每座羅漢陣十八人,上羅漢陣的組陣之人都是武林高手,一座羅漢陣足以抵擋千人。中羅漢陣的武功稍微差一些,也能抵擋幾百人。下羅漢陣武功最低,但羅漢陣一結,擋百余人綽綽有余。另組成了上真武十七座,中真武三十二座,下真武七十二座。每座真武劍陣七人,組成人員跟威力與羅漢陣差相仿佛。

兩百一十座陣法一結成,散亂無章的武林俠士們立即變得井井有條。當下大家分開訓練,上陣一起,中陣一起,下陣一起。羅漢陣一起,真武劍陣一起。每個陣法的成員都已固定,每個人都專心修煉自己的方位。但又有靈活之處,只要湊夠了方位,立時就能組成一個陣法。

楊繼盛嘆了口氣,看著一下子熱鬧起來的兵營,忽然感到了一絲滿足。

在京城做兵部尚書這麽多年,許久沒有操勞軍務,現在竟然有點疲憊的感覺。但他的心中卻極為喜悅,這些草莽之徒,將會在這片海域上,建造不朽的功業。

只是,他已經老了,不知有沒有命看到那一刻。

一條白色的方巾遞到了他面前,他擡頭,楊逸之的目光似乎不敢跟他接觸,挪了開去。楊繼盛的目光顫抖了一下,無言地接過了方巾。

他也不由得盯著這些正戮力訓練的草莽之徒。黃衣使者的話,如沉雷一般在他耳邊炸響。

“慶功宴上,這些武林人士,也就不用回去了。”

與此相伴的,是楊逸之沉痛的話語:

“爹爹,我將為你封侯。”

楊繼盛的身子不由得震了震。一將功成萬骨枯,這真的,是他希望的嗎?

草莽豪傑們的練兵聲如海潮般拍打著兵營,不管怎樣,從明天開始,他們的熱血即將灑滿這片海域。

染紅的,將是什麽?

練兵僅僅數日,即有很大的成效。

楊繼盛老懷彌暢,整天忙碌著,楊逸之反倒有些幫不上忙的感覺。

暴風雨來臨前,墨雲從四面八方飛馳而來,緊緊壓著這座軍營,像是預示著災變即將發生。

江湖豪客們跟士兵暫停了練兵,躲入匆忙搭建起來的營帳們,等待著暴風雨的結束。

在這等天地之威面前,人力顯得那麽蒼白。

營帳都很簡陋,僅僅能夠遮蔽風雨。風雨若是稍微大一些,只怕就能將它撕成碎片。一群劍客躲在營帳中,興奮地談論著真武劍陣的變化,連天上的風雨都顧不得了。

他們是鐵劍門的弟子,武功不是很高,被分在中真武陣中。能夠參與到抗擊倭寇的大計,又學會了聞名已久的武林秘學真武劍陣,讓他們感到極為興奮。恨不得倭寇馬上來,好試驗一下剛學成的劍陣。

門簾一挑,一條人影閃了進來。

黃衣使者帶著一絲詭秘的笑容,出現在大帳正中間。鐵劍門的弟子們不知道他有什麽來意,都住了嘴,微帶敵意地打量著他。

這使者身上的一襲黃袍,趾高氣揚,顯然地位尊崇;臉色微微泛黃,表情僵硬,透著皮笑肉不笑的神色;一雙手卻極為白皙,一看就從未操勞過。這些,都讓他們感到格格不入。在他們心中,這個黃衣使者就像是朝廷的象征,誰都不願意親近。

黃衣使者似乎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矜然一笑,忽然有些神秘地道:

“想不想知道我帶來了些什麽?”

鐵劍門弟子面面相覷。誰關心他帶什麽?

黃衣使者招著手:“跟我來。”

他率先走出了營帳。鐵劍門弟子們用詢問的目光互相看了看,勉強地跟他走了出去。天地昏黑,風緊得像是要窒息一般。雖然正午剛過,天色已經被濃雲壓得一片漆黑。走出營帳,黃衣使者的身影幾乎就要消失在茫茫的海霧中。鐵劍門的弟子們不敢怠慢,跟在他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