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明有誠惶意

如此又過了兩日。眾人對太玄教的對策其實早已商定,如今也就依樣執行。

壽州城裏,空相大師和太玄真人以長輩身份,安排各門派弟子有條不紊地逐漸撤退,一一離開壽州。這些門派撤出壽州城以後,卻沒有去得太遠,都是改易行裝,想水滴融入大海一般的,隱藏進了尋常百姓之中。

自從各門派合力抓出了那些潛藏的奸細,行事也少了許多顧忌,領頭人這也才能向弟子們說明行動關隘。只是奸細雖抓出不少,可誰也不敢保證萬全,故而整件事情的指揮大權還是牢牢把握在空相大師和太玄真人這兩位前輩高人手中。眾人先經歷了之前捉拿奸細,布下迷局的事情,對兩位前輩也是心服口服,推崇備至,不敢再有多言,只是一味依計行事,縱有不明之處也鮮有追問到底的。

空相大師帶來的一眾少林僧人,都是年輕一輩裏,佛法武功均屬拔尖之輩,個個謙和有禮,忍讓慈悲,必要時也能顯金剛怒目,一時也叫眾人佩服。僧人們在空相大師安排之下,在各個門派之中協助事務處理,兼任溝通聯絡之人。少林本就是武林一方魁首,平日念經修佛,大事臨頭也真能頂風站出,一行首領職能,團結眾人,合作無間。

青城雖也是千百年流傳的道統,張天師的嫡傳,天下三大道家之一,卻沒有冒這個頭,一眾弟子都在空相大師安排之下陸續撤離,只留下太和真人坐鎮壽州,給空相大師做一個助力。只是太和真人真真是沖玄子道士的恩師,雖也一副出世高人風範,可總是出世太過,近乎避世,其實也就是散漫躲懶,不願做那出頭之鳥,也是道家清靜無為的一個極致。

這兩日間,太和真人時常與徐方旭一行人共處。一來這幾位長生老人傳人可算是太玄教的宿敵,整件事情皆因幾人而起,太和真人作為長生老人的至交好友,也不得不多警惕擔待些,時時守護近側,只怕有個萬一。二來這幾人也都是翹楚之輩,無論武功見識都是年輕一輩中的絕佳,孫向景和惠博文年紀小些,經歷也少,可一個得了蠱婆杏妹的畢生真傳,手上毒藥暗器層出不窮,面對成百上千的迷途百姓也是極大的助力;另一個則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公子,活到今天也是第一次離開家鄉,可就是這最沒用的讀書人,卻在軍陣行伍一塊頗有天賦,見地不俗,雖不能上陣殺敵,可其所思所想,卻總能給兩位前輩啟發,彌補計劃不足。

兩位前輩高人雖早有定計,虛虛實實的手段招數也有不少,但始終是牽扯壽州一城,上千人的事情,難以事無巨細,一一安排到人。再者惠博文也進言說過,人多事雜,從來也只有上統將,將統兵的說法,萬難面面俱到,也難保一切計劃周詳,不如大而化之,有個大概的計劃準備,之後隨即應變,反而能應對諸多變數,也不至於被原有計劃捆縛了手腳,反而不得施展。

對此,空相大師大為贊賞。畢竟小小壽州一城,如今匯聚了中原武林近七成門派在此,魚龍混雜;那些門派中的弟子,雖也是精挑細選,卻也難免人上一百,脾氣秉性都是各異,同樣一個安排,都能被他們執行出無數種結果。佛家講究因果機緣,空相大師更是深諳此道,便也一應大而化之,簡單交代安排,不多勞心細節處處,只將精力放在統籌協調之上,也不插手各門派內部事務,一切隨性隨緣。

各門派弟子中,大多原將此事當作一次出山歷練,對事態情況其實並不上心,早些日子裏多有些輕慢,也常招惹些是非,只當是一次普通相聚集會,頗為散漫。這幾日來,隨著空相大師多方協調安排,緊張氣氛也漸漸在眾人中蔓延,眾弟子竟在不知不覺之中轉變了心態,開始變得嚴肅認真起來。加上空相大師的安排十分抽象模糊,弟子們最終還是歸自家長輩主事之人全權管理,也不敢生什麽不敬的心思,順應著安排行事。

依著兩位大師的計劃和惠博文的分析,武林正道在此次太玄教之事之上其實已經穩操勝券,無論中間發生任何變故,也無損於大局走向。只是此事若全無武林人士插手,只怕太玄教會一舉做大,弄假成真,真幹成了那為禍一方的惡事,卻是不智;而若是眾人一擁而上,全無考慮防備,又難免中了太玄教的下懷,用諸多暗手對正道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也是不美。這才有諸多門派以少林為首,妥善定計,但求在擊潰太玄教陰謀的同時保全自家實力,應對今後更加晦暗不明的未來。

只是這世間哪有盡如人意之事,一切種種都有其根源以及變化。眾人都知曉這個道理,雖穩占了勝局,依舊憂心忡忡,對即將發生的種種抱有一絲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