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天下無花(第5/14頁)

燕王只恐背腹受敵,急令後退,官軍趁勢掩殺,墻頭箭雨不歇,燕軍死傷慘重,頗有潰亂之勢。

樂之揚見勢不對,搶身而出,奪下一面盾牌,魚翔鳥飛,穿過人群,跳上墻頭,揮舞手中盾牌,從墻頭席卷而過,弓手撞上盾牌,弓折箭毀,紛紛掉下墻頭。

王府死士均是素練精兵,箭雨一弱,即刻壓住陣腳、緩緩後退,一直退到端慶門前。經過一輪廝殺,王府外院屍橫血流、滿地狼藉,傷者斷手斷腳、肚腸暴露,發出淒厲慘叫,一聲一聲動人心魄。

官軍倒下一片,又來一撥,人數不減反增,潮水一般從府門湧入。多人爬上墻頭,圍住樂之揚。樂之揚武功雖高,也難以一當千,身邊刀槍猬集,如陷沼澤地裏,竟然脫身不得。

燕王倚門苦戰,也到窮途末路,身邊死士越戰越少,箭矢從旁飛過,不時有人倒下。燕王舉目望去、心生悲涼,好漢難敵人多,空有滿腔勇略,卻輸給了一幫庸人。

忽聽身後一陣鼓噪,燕王一驚,心中閃過念頭:“朝廷攻進了內院?”回頭望去,內院中多出許多黑衣漢子,挺槍持刀,蜂擁而出,密密麻麻,不可勝數,為首一人盔甲鮮明,再也熟悉不過。。

“朱能!”燕王不勝驚喜,沖口而出。

朱能仗劍沖到,刺倒一個官軍,叫道:“王爺,屬下來遲了。”

燕王略一定神,問道:“這些都是鹽幫弟子?”朱能點頭,燕王舉目掃去,鹽幫弟子衣裳、兵器粗陋不堪,可是悍不畏死、勇猛過人,一個沖鋒,便將門前官兵逼退,只是門窄人多,堵在後院,難以結成陣列。

燕王說道:“朱能,我率死士正面迎敵,你和道衍分軍為二,從靖陽、永平二門出擊,攻擊敵軍兩翼。”

朱能會意,回頭叫道:“高長老、淳於先生,你們隨我來;陳舵主、杜先生,你們跟隨道衍大師。”

鹽幫首腦得令,各領一半人手,跟隨朱能、道衍,穿過內院,勢如兩股黑色濁流,湧出靖陽、永平二門,繞過官軍前鋒,突然攻其兩翼。

官軍正與燕王惡戰,突然遭襲,陣腳大亂,鹽幫弟子趁勢砍殺,將官軍攔腰截成兩段。燕王率軍突進,與鹽幫一縱一橫,將官軍切割開來,左右難以兼顧,前後不能相續,兵將兩分,呼應不得,草草抵擋時許,紛紛掉頭撤退。

燕軍得勢不讓,追到王府大門。樂之揚跳下城墻,左手持盾,右手奪過一條長槍,左擋右刺,無人可當,只身立在門前,卻如千軍萬馬,官軍敗退至此,無法再進一步。

官軍狗急跳墻,拼死爭奪出路,無數刀劍擁到門前,勢如飛浪飄雪,將樂之揚淹沒其中。

好漢難敵人多,樂之揚漸感難支,正想退讓,忽聽一聲清嘯,楚空山掠過諸軍頭頂,飄飄搖搖,大雁似的落到門前,鐵木劍當空一掃,四五口刀劍飛出老遠。他旋身落下,掀一片劍影,恍若千百青蓮一時怒放,只聽慘叫連連,對面官軍紛紛倒地,樂之揚緩過一口氣,挺槍上前,兩人並肩對敵,長槍木劍龍翻鳳舞,守得王府大門風雨不透。

官軍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你推我擁、亂成一團。燕王看出便宜,揮軍猛攻,燕軍往來穿梭,勢如快刀利刃,反復切割官軍,數千人聚而復散、各自為戰,假山前,池沼邊,花間樹下,均成屠場,只見殘肢亂飛、鮮血遍灑,慘叫聲、喊殺聲沖天而起,震動偌大北平。

朱棣揮舞寶劍,連斬敵方大將。不過半個時辰,官軍群龍無首,潰不成軍。朱棣看出火候,砍翻一名校官,舉起劍來,高叫:“丟下兵器,投降不殺!”

燕軍將士會意,齊聲高叫:“丟下兵器、投降不殺!”

朱棣威震北方,深受守邊將士敬畏,攻打王府,並非出於自願。如今張昺、謝貴已死,更無督促之人,聽了這聲叫喊,鬥志煙消雲散,紛紛丟了兵器,舉手投降。

朱棣急令死士罷手,鹽幫首腦也紛紛喝止幫眾。鹽幫弟子令行禁止,收起兵器,默然退到一旁,朱棣看在眼裏,喜不自勝,心想:“這些私鹽販子,竟有如此紀律?嘿,人說鹽幫烏合之眾,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官軍降了大半,少數負隅頑抗,均被殲滅。朱棣清點人數,死士、官軍折損過半,鹽幫臨危參戰,死傷較少,尚有七成弟子可用。

朱棣望著滿地死屍,暗生猶豫,召集諸將說道:“天色已晚,兵困馬乏,無人不傷。不如整編俘虜、關門自守,等到午夜時分再攻打九門。”

諸將深以為然,道衍卻說:“不可,起事謀變,不得人心。如今僥幸勝出,對面驚慌失措、六神無主,我軍雖有損失、士氣正盛,理應一鼓作氣,直下九門。若不然,對面緩過勁兒來,軍中健者登高一呼,打出朝廷旗號,九門守軍勢必雲附景從,那時攻下九門,也會事倍功半。時不再來,機不可失,破竹之勢已成,王爺萬萬不可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