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仁者 第六章 心劍

兩面高聳的巨帆吃滿了風,帶著大戰船破開長江水面,朝著西南全速航行,桅頂與船尾的軍旗給吹得獵獵作響。

這條大型戰船的形制稱「福船」,即福建一帶海戰船之船形,底尖而船身高,船尾更是高高翹起,航行時就猶如某種水上妖怪的大尾鰭。船面上搭起三層裝設了堅厚護板的船樓,望之高大有如一座會移動的小城;船首裝著火力強橫的大發貢炮,左右兩側亦架設火炮廿多門,三層的船樓上的窗口及掩護物間滿布銃弓,可發射及投擲武器,又有強登敵船用的橋板繩鉤,整條船就是水上一副大型的殺戮武器。

這麽大的戰船一般只在海戰中使用,如今於這江上出現,實在有些誇張驚人。

而它還不是寧王水軍裏唯一的大福船——全軍共有四艘同一級別,兩艘為寧王朱宸濠本座在作戰時所乘的主船及副船,另兩條則配置在水軍大將閔廿四麾下。江上這一條正是掩護寧王用的副船。

但見這福船前後江面之上,無數大小寧王軍船舶成列航行,連綿數十裏,軍勢甚是浩大,一同朝鄱陽湖口進發。

大戰船在航行之間,上面近百的乘員並沒有閑著。水手們固然都在忙於操作和觀望水文風勢,戰兵則整理檢查各種裝備武器。這些乘坐著大戰船的都是寧王府水手中之精銳,朱宸濠花耗了重金自福建、浙江等常與倭寇海戰的沿岸地方把他們征募得來,因寧王府從前所招集的都是尋常江河水盜,操作這般大型戰船及船上火炮的能耐經驗不足,故此才要雇請這些好手代替,並訓練其他寧王將士。

大軍航行之勢如此浩蕩,但戰船上一個個乘員埋首工作,臉上表情都極沉重。只因大軍還未回到鄱陽湖,就得到一個極不想聽到的消息:南昌在兩天之前,已被王守仁一夜攻陷。

這消息在軍隊間散布開來,對士氣又帶來一次沉重的打擊。寧王原本的如意算盤是,南昌守軍只要抵得住三、五天,大軍乘船趕回去即可兩面夾擊王守仁;而這幾天風勢甚順,寧王軍回救南昌的速度本來比預期還要迅速,卻想不到南昌陷落之快,更甚於大江上的急風。

失去南昌根據地,對寧王府全軍的精神打擊,難以計量。

然而此刻朱宸濠已是騎虎難下。當天既已作了選擇,他只能繼續回軍重奪南昌,跟王守仁一決勝負。

在撤離安慶城之日,朱宸濠已派遣閔廿四率領一支二萬精銳的先鋒急行軍,先行去救南昌,可是最終都來不及。如今那先鋒軍已經進入鄱陽湖,準備進迫西南岸的贛江河口,停駐在有利據點把守,等待寧王大軍到達,一舉進擊取回南昌。

大戰將至,戰船上的氣氛自然也輕松不到哪裏。縱使如今正值仲夏,江上涼風怡人,兩岸蒼翠景色倒映在水上是何等美麗,乘員們也都已無心欣賞。

福船上只有廿多個戰兵並無工作,聚在甲板上袖手圍觀。那些士兵外型和所帶武器全都格外慓悍,一個個身穿黑色鑲紅邊的戰衣,正是寧王府武者兵團裏「雷火隊」的成員。

他們圍著一個人:穿著一身黑衣的葉辰淵。

衛東琉在安慶城陣亡之後,殘余的「雷火隊」武者再次變得無人統率。寧王府尚存的四位武當派將領裏,就只有葉辰淵一直擔任姚蓮舟副將,並無獨立統兵,於是朱宸濠決定將「雷火隊」交給他。

——但這也意味著葉辰淵將要離開姚蓮舟身邊,獨自統兵作戰。葉辰淵其實並不情願,但是最初「雷火隊」本來是配予錫曉巖的,間接屬姚蓮舟的兵力;錫曉巖棄兵出走,令朱宸濠極為憤怒,連帶也對姚蓮舟不悅,並將之交給屬於商承羽系統的衛東琉掌管;如今王爺親自下令葉辰淵來接手指揮「雷火隊」,帶有已經原諒姚蓮舟的意味,並等於重新把這支部隊拿回來,葉辰淵實在無法拒絕這命令。

只見披著半白長發的葉辰淵,手中提著「離火劍」,身上卻穿著一套特殊的裝備:幾條交織釘在一起的皮革帶,束著他的雙肩和腰身,並在背項交叉,後面的皮革上裝著一個堅固鐵環,連接了一條長索。那長索一直伸延到船桅上,繞著粗壯的桅杆打了個圈,並以索端一個鐵造的環扣固定成結。

葉辰淵戴著這條長索有丈許長,一端固定在中央的船桅時,他剛好可以走到戰船邊緣。

他在甲板上走動,又輕輕嘗試做各種劍招動作,測試戴著這套革帶與長索,對戰鬥會有多大的影響。

葉辰淵就跟姚蓮舟、商承羽和巫紀洪幾個同門一樣,自小在武當山長大,並不熟悉水性,在舟船上戰鬥更是全無經驗。本來以他們這種級數的高手,靠著超凡的武藝修為、平衡能力和反應,要在搖蕩甲板上應付船戰並無大問題;但葉辰淵自失去一臂後,平衡是他最難克服的問題,雖然經過這些年苦練,在平地上已然應付自如,幾乎與往昔無異,但在不習慣的船上卻沒有十足把握。這長索就是保護他避免在激戰間掉落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