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遭災劫妖道搭天橋 發慈悲劍仙授密計(第2/4頁)

‘確實就在那地方,雖是在霧裏看見,但我駕了半生的船,在河江裏遇霧,是極尋常的事。我兩只眼睛,看霧也看慣了,不過前昨兩夜的霧,比平日濃厚幾倍,所以我只對看得出那地方。畢竟離地下有多遠,不敢亂估。’他老人家就船戶指的方向看去,好像就在嶽麓山頂上,他老大家連問了幾遍,船戶斷定是那地方。船戶走開後,他老人家獨自遠望著嶽麓山頂山神。

那時天氣晴明,從大西門河岸到嶽麓山頂,照弓丈量起來,雖也有好幾裏路,然山頂的樹木房屋,尚能歷歷看得分明。忽見那山頂上有兩只黑鳥,一上一下的翺翺飛舞。有時沖天高舉,健翮淩雲;有時斂翼卑飛,疾如星火。我高祖心想:相隔這們遠。平日山頂上有人,立在這裏尚看不清楚,如何能看見飛起來的鳥雀呢?這必是我的眼睛發花,不是真個有這們兩只鳥在那裏飛舞。

一時心裏雖這般疑惑,然放不下就此不看個仔細。用衣袖將兩眼揉了幾下,自覺很光明了,再定睛看那山頂,實在是有兩只黑鳥,飛起來的時候,並能看得出兩鳥的肚皮上,都有一塊白毛。我高祖看得仔細了,不禁大吃一驚!暗想,這是從那裏來的這樣兩只怪鳥?若不是比尋常鳥雀高大到數百倍,相離這們遠,決看不見。方才船戶說天燈懸掛的地方,就是嶽麓山頂上,而此時又湊巧看見,這般兩只怪鳥,我何不趁現在天色尚早,親到山頂上察看一番?若因此看得出一些兒形跡來,能設法將前昨兩夜的事弄明白,豈非地方人民之福?我高祖生性極強毅,膽量又極大,主意一定,便雇了一只劃船,頃刻就渡河到了嶽麓山下。擡頭看兩只黑鳥,已不知飛到哪裏去了,只是既到了山下,不能因看不見兩鳥,便不上山,振作起精神,一口氣走上山巔。舉眼向四處一望,飛來飛去的小鳥很多,再也尋不見那大鳥的影子,其他可疑的形跡,更是一點也看不出。在山頂上立了些時,覺得上山很吃力,身體異常疲乏,口裏也渴得厲害,只得走迸雲麓宮去。

“剛跨進山門,只見一個童顏鶴發的道人,迎面走了出來,顯出很誠謹的樣子,向我高祖行禮。說道:‘貧道早知今日有貴人降臨,只因不便遠迎,尚希原諒。’那道人說這話的時候,聲音很低,好像怕旁人聽去的樣子。我高祖那時雖己在湖南做了一年多的巡撫,然不曾到過嶽麓山。

這道人是誰,更沒有見過。這回微服私訪,連衙門裏左右的人都不知道,這道人怎麽說早已知道今日有貴人降臨呢?這不是很奇怪嗎?並且道人既是知道我高祖是貴人,這日會到雲麓宮來,何妨大大方方的出來迎接。說這幾句客氣話,又要是這門低聲,怕人聽見做甚麽呢?我高祖當時著實吃了一驚。欲待不承認自己是貴人,因料想這道人必有些來歷,決難賴過去,只得答禮謙遜。

那道人不再開口說話,即邀我高祖到裏面一間樓上。那樓上陳設得非常精雅,毫無塵俗之氣,已有一個白須老頭,笑容可掬的立在樓上,好像知道有客來,特地起身迎訝的樣子。看那老頭的頭頂光溜溜的一根頭發沒有,頷下那部雪白的胡須,倒十分茂密,飄飄過腹。面目慈祥,風神瀟灑,和這道人一樣的仙風道骨,不是尋常年老人的氣概,使我高祖看了肅然起敬。

“道人指著老頭介紹道:‘這位是貧道老友呂宣良,江湖上人稱他為金羅漢的便是。因知道大人今日想為民除害,必親身來這山裏探看,我願助大人一臂之力,所以在此恭候。’我高祖一聽這話,又是驚訝,又是歡喜,連忙向呂宣良拱手道:‘幸會,幸會,難得老先生如此古道熱腸,但不知前昨兩夜那種奇離的景象,究竟是何妖魅,竟敢如此橫行?兩位想必知道詳細。’呂宣良笑道:‘老朽是山野之夫,舉動言語,素來放淡慣了,不知道禮節,望不見怪。這樓上是我這位道友靜修的地方,四圍窗壁,都貼了符錄,不問甚麽妖魔鬼怪,都不敢到這樓上來。我們無論如何縱談,都不要緊,若出這樓門一步,我便不敢回答了。’我高祖才想起進山門時低聲說話的情形來,原來果是怕有妖物在旁聽得。

“呂宣良又接著說道:‘我們這位道友,因生性喜種梅花,又喜畫梅花,就自稱梅花道人。

在這樓上已七十多年了。前、昨兩夜那種景象,非妖非魅,乃是一條數千年的大蟒。相傳禹王治水的時候,這大蟒就在洞庭湖裏興妖作祟。禹王用法術將他拿住,鎖在嶽麓山上飛雲洞裏,因恐年深鎖壞,又逃出來害人,當時並刻畫一道符篆在一塊大石碑上,就用這石碑堵住洞口,把飛雲洞封了。這碑便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禹王碑。也是合該長沙的人民要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