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柒玉版團扇(第4/5頁)

“這裏的香氣和安邑鬼宅裏那間有吊死鬼的堂屋的氣味一樣。”李煊神情惶恐地附在計婆婆耳邊說。

計婆婆卻哂笑道:“真是窮荒僻壤的傻小子,這是用蕓草搗爛後粉刷的墻壁,不但室內清香不散,還能驅蟲袪邪,夏天連個蒼蠅蚊子也不會有的。”

李煊聽了,這才明白,記得當時還以為這種香氣有毒,不禁尷尬地一笑。但對安邑鬼宅中的種種詭秘事情,還是充滿了疑問,他剛想再問計婆婆,卻見她一擺手,側耳做傾聽狀。只聽有濁悶的腳步聲傳來,換上官服的韋溫已走了進來。

計婆婆見韋溫臉色鐵青,淡然一笑說:“韋大人,我等來此不是想為難於您。只求您兩件事。”韋溫慌忙施禮:“實在不敢當,但有所命,一定盡力,一定盡力。”

“這兩件事很是容易辦,一是給我們準備你府上最好的宴席;這第二件事嘛,”計婆婆看了李煊一眼,“等我們吃完後再說。”

韋溫聽說並非什麽難事,先放下一半心,但還是好生奇怪,這兩人專程趕來,竟是為了吃一頓飯,不知安的是什麽心。當下不敢怠慢,忙命人速速準備。

韋溫一扯柱邊的紅絨繩,門口響起清脆的金鈴聲,走進來一個珠圓玉潤的廚娘。這位女子看樣子三十來歲,長得極為富態,圓圓的臉就像一張攤開的大餅,手中拿著一張玉版金箋,向韋溫和李煊他們躬身行禮後,朗聲說道:“兩位貴客,請聽我讀一下食單。”

韋溫卻不耐煩地一揮手:“別啰唆了,快去準備,食單上這八十八道菜,統統呈上來,耽誤了時辰,你們每人都要吃二十鞭子。”

計婆婆取了朱紅色食單,拿給李煊看,上面用燙金字寫著:

白龍臛、金栗平錘、丹心寶袋、小天酥、仙人臠、清涼臑碎、五生盤、過門香、湯浴繡丸、鳳凰胎、箸頭春、同心生結脯、纏花雲夢肉……

後面還有一大片,李煊終於看到了個“肉”字,猜測這些大概是葷菜,又拿過天青色食單,只見上面寫著:

玉露團、貴妃紅、見風消、單籠金乳酥、水晶龍鳳糕、禦黃長生飯、金橘水團、乳糖槌、拍花糕、十色小叢食、錦絲頭羹、百味韻羹、勸酒果子庫十番……

這些菜名聞所未聞,也不知道是什麽材料,李煊看得目瞪口呆,計婆婆卻淡然一笑,問道:“怎麽沒有‘素蒸音聲部’這一道菜?”

那廚娘面露難色,說道:“這道菜只有唐宰相家的柳五娘才會做……”韋溫一揮手道:“馬上備車,去接柳五娘來,我修書一封給唐休璟,他沒有不依的道理。”

不一會兒,珍饈佳饌接二連三地呈了上來,李煊在山洞裏有一頓沒一頓地吃了好多天夾生白米,這時胃口大開,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聽計婆婆講解,他才明白,原來“白龍臛”是鱖魚身上的肉,“金栗平錘”是魚子兒,“丹心寶袋”是羊肉、丸子、豬心放在一起做的,而“小天酥”是雞絲和鹿肉絲穿上鐵簽炙烤而成……

相比之下,李煊最喜歡“清涼臑碎”這道菜,這菜是野狸肉燉明脂,肥而不膩、鮮香爽口。計婆婆不斷笑著提醒他,別一道菜吃得太多,要留著肚子好品嘗遍這八十八種美食。

李煊大快朵頤,吃了有一個多時辰,只見六名侍女直接擡了一張幾案過來,上面有十多個一尺多高的小人兒。明亮的紅燭光下,仔細一看,原來是十多個歌女的樣子,眉目清晰,姿容婉麗。李煊甚是驚奇,不知道突然擡上來這些類似於玩具的小人兒做什麽用處。

只見韋府的婢女們不停地忙碌,不一會兒,共擡進來六張幾案,個個上面擺放著千姿百態的歌舞伎人,有的懷抱琵琶,有的口吹橫笛,還有的手執鼓槌,作勢擊鼓,有的似在引吭高歌。李煊大致數了一下,似乎有七十多個,他看得口中嘖嘖稱奇。

計婆婆笑道:“這就是今夜的壓軸大菜——素蒸音聲部,你來嘗嘗吧。”李煊聽了一驚:“什麽!這些小人兒也是菜嗎?”

那廚娘含笑勸道:“請貴客品嘗。”李煊驚問:“真的能吃嗎?”

計婆婆嗔道:“真是傻小子,要是不能吃、不好吃,就顯不出做菜人的功夫了,直接弄一堆泥塑的人俑端上來不就得了。快嘗嘗,現在天氣冷,一會兒涼了口感就不好了。”

計婆婆笑著讓李煊仔細觀看,果然,這些舞姬的衣服綠的是青翠的菜葉,黃的是剪裁好的蛋餅,紅的是玫瑰的片片花瓣。這眼睛似乎是嵌了一顆黑色的豆子,但這豆子的形狀太像人的眼睛了,連瞳孔的細致部分也是惟妙惟肖,實在讓人驚奇。

說罷,計婆婆指著其中一個最為豐滿的盤中“姬人”,示意讓李煊下手來吃。

李煊見這人偶做得如此精致,又是可愛的女子模樣,實在不忍心去吃。計婆婆卻不管那一套,當下一筷子把那個最富態的“菜舞姬”夾了過去,“喀”的一聲,就咬掉了半個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