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無相無礙觀自在不岐不談訓終違(第3/12頁)

不岐苦笑道:“原來令尊叫你去打聽郭東來的下落,乃是這個用意。”

牟一羽道:“一點不錯,你明白就好。”說罷,便即拱手道別。

不岐何等聰明,當然明白他的話中之意。“原來他們父子是要用這件事來挾制我的。我若是不甘心為他父親所用,他們父子就要將這件事抖露出來。哼,看來我‘誤殺’師弟那樁事情,他們父子也是早已知道的了。他們之所以要尋找郭東來,恐怕多半還是為了要翻查當年的舊案!”

他心神不寧,有一個老道人幾乎走到了他的跟前,他才醒覺。

武當山有幾百個老道士,換了別個道士他是不會注意的,但這一個道士卻非比尋常,他就是大半生服侍無相真人的那個聾啞道人。

聾啞道人的神色甚為怪異,不岐道:“你是來找我的嗎?”

聾啞道人並非天生聾啞,因此他雖然聽不見別人的說話,但卻可以從別人說話時候的口型,猜得個八九不離十,不過必須放慢和他說,倘若說得太快,他就不容易分辨口型了。

現在不岐就是用這個法子和他說話。

聾啞道人點了點頭,作了個手勢,意思是說:“不錯,我正是要來找你。”但他嘴角掛著的一絲冷笑,不岐卻不懂得是什麽意思了。

唯其不懂,他才更加驚疑,問道:“京兒哪裏去了,你知道嗎?”

聾啞道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跟著做了幾個復雜的手勢,不岐只能隱約猜到幾分,故意亂猜,令聾啞道人發急。

聾啞道人蹲下來,突然伸出食指,在石路上書寫,只聽得嗤嗤聲響,碎石紛飛,端的有如石工用鐵錐鐵鑿刻字一般。不過片刻,就現出一行歪歪斜斜的大字。

不岐雖知道他懂武功,但這時親眼看見他顯露這手功夫,當下不禁暗暗吃驚:“想不到他的功力似乎比我還高一些!”

但更加令他吃驚的還是那一行文字。

“他奉真人之命下山去了!”

不岐說道:“真人因何命他下山?”

聾啞道人寫道:“你教不好徒弟!”

不岐大吃一驚,說道:“我的師父真的是這樣說?”

聾啞道人喉頭發出嘿嘿的冷笑聲,折下一枝樹枝,使出幾招劍法,正是不岐故意弄得“似是而非”的太極劍法,用來教給藍玉京。他臉上的神氣也好像是對不岐說道:“我沒冤枉你吧?”

不岐定了定神,說道:“我的師父不會這樣說的,這只是你的猜想!”

聾啞道人不慣說謊,用手勢答道:“用不著真人說出來,我也知道他是這個意思。”

不岐稍稍寬心,但仍然止不住驚疑:“京兒為什麽不告訴我就走了?昨天京兒在師父身邊留了那麽久,是不是師父還和他說了一些什麽,他卻對我隱瞞呢?”越想越是放心不下了。

聾啞道人離開後,他四顧無人,便即腳上用力,把聾啞道人寫的那兩行大字抹去。他的內功稍遜聾啞道人,抹過的痕跡卻是不能弄得平整了。

不岐驚疑不定,思量片刻,一咬牙根,心想:“著痕跡就著痕跡吧,也顧不得那麽多了。”主意打定,便即到藍靠山的家裏去。他想,藍玉京可以和自己不告而別,但總不能和“爹娘”也不說一聲吧?他是想要從藍靠山夫婦口中,試一試是否可以打聽到一些他尚未知道的事情。

藍靠山是無量長老命徒弟不敗假借不岐的名義將他請來武當山的,靠無量的安排,撥給他一幅荒地讓他作個菜農。他的家也給安排在後山一個少人居住的地方,以便不岐去探訪他。由於這樣的安排,不岐才能不著痕跡的在他來了幾年之後,收藍玉京作義子。在這件事情上,不岐是很感激無量長老的。

這樣的安排,對他現在要去做的事情也很有利,他踏著朝陽,繞過展旗峰向藍靠山的家走去,一路上倒沒碰上同門。

可是當他已經看見藍家之時,忽然發現有一個人正在對面的山坡,也是向著藍家走去。

是一個中年的道姑,雖然只是看見側面,但已令他覺得似是熟人了。

他正自吃驚,那道姑已經從山坳處正面現出身形來了。他一看之下,這一驚可就更是非同小可了!

這個中年道姑,竟是和他有過一夕之緣的“青蜂”常五娘,江湖上臭名昭彰的妖狐。十六年前,何亮就是給她用青蜂針暗殺的。十六年後,不戒之死,也是由於中了她的青蜂針以至無法醫治的。

常五娘是天下第一暗器名家四川唐門唐二公子的情婦,十六年前的戈振軍固然惹不起她,今日的不岐自問也還是惹不起她的。

當年戈振軍之所以願意在武當山出家,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為了那幾樁兇殺案的嫌疑,而且做了無相真人的關門弟子對他也是好處甚多。但至少也有部分原因,是為了擺脫常五娘的糾纏。他料想常五娘是決計不敢上武當山來找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