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夢醒一朝身是客 恍然千載此回魂

大唐調露二年(公元680年)初冬,晚飯之後,護國南魯候、金紫光祿大夫、殿前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梅孝朗正在書房飲茶。這個時候他是最不喜歡有人打擾的,一個人在書房翻開幾本古今策論史傳,一邊翻看一邊靜靜的想事情,家中事、朝中事,國中事。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穿過小院花廳直沖書房,梅孝朗眉頭一皺,聽見門外傳來輕聲的呵斥:“梅安,什麽事情這麽冒失,不知道候爺正在讀書嗎?”

那是他的貼身家將梅毅的聲音。梅剛、梅毅兄弟倆本姓羅,是隋末江淮軍首領杜伏威的手下親兵,杜伏威與梅孝朗的父親梅知巖私下裏是莫逆之交,杜伏威歸順大唐後封吳王,後來部將輔公佑叛亂,杜伏威恐受牽連散盡身邊親衛,將羅氏兄弟托付給梅家,這一對兄弟也就改姓了梅,跟隨梅家有不少年了。

兄弟倆武藝高超有一身絕技,不僅有接近劍仙的修為,更難得忠心耿耿心思縝密,做事十分讓人放心,是梅孝朗最信任的心腹。如今大哥梅剛被梅孝朗派到大將軍裴行儉手下做行軍校尉,二弟梅毅仍留在梅府為梅孝朗親隨,負責梅候爺的安全保衛。而闖進院子的梅安是從家鄉蕪州帶到長安的老家人了,如今是梅府總管,做事一直小心翼翼從不冒失,今天這是怎麽了?六十來歲的人了還一路小跑沖到候爺的書房門口。

“喜事,天大的喜事,蕪州城送來的信,小候爺醒了!是孫仙人把他治好的!我要趕緊稟報候爺!”梅安有些喜極忘形,興沖沖的在書房外喊道。

梅孝朗聞言一怔,在書房中一揮衣袖,房門無風自開,他朗聲喝道:“什麽?我兒的病治好了?梅安,快進來說話!”一向遇事不驚不怒的梅候爺,此時的聲音也壓抑不住的有些激動。

梅安進房行禮,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恭恭敬敬遞到梅孝朗案上,這封信梅安當然沒有打開,但從送信人的口中他已經知道信中的消息,這位老人的臉上滿是欣喜的紅光,連額頭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不少。梅孝朗打開這封遠方來的家信,讀罷之後長噓一口氣,擡頭望著天空嘆道:“巧娘,我們的兒子終於醒了,你的在天之靈也可以放心了!”

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這還要從蕪城梅氏的來歷說起了隋朝末年,楊廣失政,天下群雄四起,江湖豪傑梅知巖也舉義旗於蕪城起事,後來率部歸順大唐,被封為開國南魯王,算是最早歸順李唐的一批義軍。其後蕪城一帶又被杜伏威的江淮義軍所占,梅知巖看清天下形勢,曾寫信勸說杜伏威歸唐,後來杜伏威見大勢所趨也歸順了大唐。杜伏威歸唐後,他的部將輔公佑再度興兵作亂,為大將軍李靖所滅,至此江南平定。

梅知巖歸唐之後被晉封王爵,但是論功勞與資歷遠遠無法與朝中的一批開國元勛相比,他樂得做個閑散王爺不參與軍政之事,大唐開國的諸多爭戰之功當然也與他無關,如此也算韜光養晦,在長安得享天年,活了七十多歲,善終。

梅知巖長子、次子早夭,第三子梅孝朗襲爵,但他卻不是南魯王而是南魯候。因為梅知巖臨終前向當時的皇帝李治再三上書,奏折中寫道:“大唐開疆萬裏,千古不世之功,梅氏駑鈍且無寸功於國,沐天恩得享清閑王俸數十年,感愧無已……恐子孫福薄不可受,有負皇恩,身後請削子爵。”

南魯王本應該襲爵五世,梅知巖為什麽臨死前要上書削兒子的爵位呢?原因就復雜了,首先他這個王位是由特殊的歷史原因得來的,梅氏一家沒那麽大功勞。其次他也不是個蠻力武夫,曾經多讀史書,自古開國異姓封王者眾,到後世大多沒落什麽好下場,這麽做也是避禍之計。皇上看了奏章,照例褒揚嘉獎了一番,賜了不少金帛之物,但在梅知巖的再三請求下還是準奏了,於是梅孝朗就成了南魯候。

梅孝朗成年後娶的第一位正妻姓柳,小字巧娘,是他父親梅知巖從小給他定的娃娃親,說起這門娃娃親,那是大有來歷,梅家滿門的富貴都與此有關。巧娘的父親柳伯舒是蕪州府一帶首屈一指的大鄉紳,家財萬貫仆役如雲。梅知巖揭杆起事時,柳伯舒以積糧三屯、良馬百匹、家將數十人相助。

當時梅知巖就問:“柳公,我行禍福未料之事,你如此助我,不怕事敗所累?”

柳伯舒笑道:“當今之勢天下紛亂不止,鄉人也應興兵自保免受劫掠,我不助你又助誰呢?而且我看你是福慧雙修之人,如得了大富貴,他年莫相忘足已……我若將來有女,願結為姻親,這些就算嫁妝吧。”

兒媳婦還沒過門,得了一筆嫁妝成為起兵的資本,後來梅知巖並沒有得天下,但也討了一場安穩富貴,他不負前約讓嫡子梅孝朗娶了柳巧娘。等到真正成婚時,巧娘另有陪嫁,其豐厚程度令人目瞪口呆,包括九山一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