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 休言談笑靜胡沙(第2/3頁)

櫻寧低下頭,弱弱地說道:“可是我……”她想說自己並不是梅應行的親兵,但這句話又說不出口。

梅毅打斷她的話道:“我知道你不是行兒的親兵,他也不是真正的行軍將領,你只是一位來相助的修士,把自己當作順手幫忙的世外高人,若是這麽論的話,應該謝謝你才對,絕無可責之處,……但行兒欲以你為道侶,而你所為卻非道侶之行,還是早斷了他這個念想吧!”

普通朋友之間,不能指責櫻寧做得不夠多,但若是修行道侶之間,不應是櫻寧那般所為,若對敵之人是梅振衣,知焰絕對不會避敵鋒芒選擇先保自身,而是盡最大可能與梅振衣合擊互為攻防,這是連想都不用想的問題。

不讓櫻寧再入青漪三山陪梅應行療傷,假如換一個人不會做得如此絕情,但梅毅向來做事直接不講情面,他這麽處置也正常梅振衣當初不喜歡櫻寧,也可能早看透了此女子的心性,確實不是適合的道侶。

梅毅身為行兒的尊長攔住山路表明了態度,櫻寧無奈只得轉身離去,她的眼圈已經紅了,愣愣的不知在想些什麽。

……

梅效未奉永王之詔,永王率軍到達廣陵時,他領軍已北上,但有一人接受了永王李璘的邀請,從廬山上下來,沿長江直追永王大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白。

李白曾在天寶初年奉詔入長安,位居翰林供奉,草制詔書,一度很受恩寵。但時間過了沒兩年,李白就被排擠出京,美其名曰賜金還山,李白的理想是施展定國安邦的宰相之才,並不甘心做一個閑文添錦的散臣,而玄宗用他不過就是用其文采,並不打算用他治國。

李白在長安日子過得越來越苦悶,難免有牢騷之詞,曾寫下“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這樣的詩句,自視為白雪高潔,又譏諷朝中權貴為青蠅互聚,時間一長自然會被小人抓住把柄進讒言,他被玄宗疏遠放還也不算意外,離京時留下了那首傳頌千古的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但李白這個人並不是偽作清高,而是骨子裏真正的清高,他一輩子寫過很多詩,交往過很多人,在民間有祈求舉薦之作,比如獻給玉真公主的詩,在朝中也有歌功頌德之作,比如在翰林供奉任上所做的賦文與詔誥,這些可以視作他為實現理想抱負所做的努力和妥協。

公允而論,李白做為文人還是有真正的氣節,藐視權貴也不是虛言,在朝中時,不論是宮中掌權的高力士還是朝中掌權的李林甫,要想從仕途往上爬必須奉承這兩個人,而李白從來沒有,不因為功名心而折節攀附自己厭惡的人,並不假以辭色,同時李白也能與市井民眾真正的結交,並不輕視對方低賤的身份,比如蕪州的紀叟。

李白離開長安之後曾雲遊天下各地,也來過蕪州數次,最近在廬山上隱居修道,永王李璘派使者韋子春三顧茅廬,邀李白相助他平定天下,將李白已經熄滅的雄心壯志再度點燃,欣然下山追隨李璘而去。在沿江東去的路上,李白還寫了一首詩“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他自比南朝謝安,期翼在大帳中運籌帷幄,談笑之間掃平叛軍,在李白眼裏,永王是真正能夠賞識他才華的人,就像三顧茅廬請諸葛出山的劉備,追隨永王可施展平定天下的抱負,長風破浪、直掛雲帆的機會終於等到了。

當時永王已經過了金陵,李白坐船順江追趕。這天中午恰好經過蕪州以北,他在船倉中吟詩,念到“為君談笑靜胡沙”一句時,船頭突有人問道:“太白先生,好久不見,何事如此逸興橫飛啊?”

李白吃了一驚趕緊站了起來,船在江心怎麽會有陌生人突然說話,而操舟的船夫一點都沒察覺,看來是有修行的高人,他剛剛起身,就見梅毅托著一壇老春黃酒挑簾而入,點頭笑道:“太白先生過境,梅某人特送酒於船上,不請自來,勿怪打擾。”

李白認識梅毅,早年在蕪州行遊時就有結交,他擅長劍術梅毅也擅劍術,還在一起對演過劍法,若論殺氣之威,李白自不能與梅毅相比,但論劍法精妙,梅毅也很贊賞李白。

李白正是得意時,見高人故友突然現身相見還帶著美酒,自然十分高興,請梅毅坐下對飲。

梅毅當然不會無緣無故出現,他是來勸阻李白莫要追隨永王,一開始並未多話,只是邊飲酒邊聊當年之事,等到酒喝得差不多了,梅毅突然問道:“方才聽先生之詩,自比東晉謝安石,難道先生真的自以為有一代名相文治武功之才嗎?”

李白愣了愣,他不好自我吹噓說有,但也不願說沒有,只得反問道:“將軍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