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舍利子即非枯骨 省身心是名靈山(第2/3頁)

這一番對話談的是世風與文風,甚至提到了歷史的演進。要清楚此刻的韓愈並不是後代尊崇的昌黎先生,只是一位普通的年輕學子,能說出這樣一番道理相當不簡單。而韓湘這位少年所言,竟諳合悟道。

叔侄正在說話間,迎面走來一位頭戴玉簪的道士,上前拱手行禮道:“小道姓梅,蕪州人士,方才聽二位之言,有證我所思,特此現身道謝!……若不嫌唐突,能否請到茶肆小敘?”

不記得來時道邊有茶肆啊?韓愈叔侄往旁邊一看,還真有一間。兩間屋子幾座草亭,迎風挑著幌簾,草亭中擺著桌椅,屋門前放著長案,案上煮茶的器物一應俱全。有一秀美出塵的女子站在茶肆前迎客,還有一位搖扇的文士正在草亭中品茶。

應願扮作茶娘,徐妖王扮作茶客,梅振衣變化出一間茶肆,請韓家叔侄相坐小敘。見這道士氣度不凡,茶肆也幹凈雅致,茶娘還漂亮,韓愈叔侄正好走累了口渴,當即也沒有推辭就到草亭中坐下了。

韓家叔侄做了自我介紹,其實梅振衣已知他們是誰,很客氣地寒暄一番。應願捧上煮好的茶和茶點。品了數口,韓愈連聲稱贊好茶,而韓湘一雙眼睛好奇地不住打量四周,對這間茶肆似有異乎尋常的興趣。

“請問主家,這茶肆何時開張,我以前路過怎麽沒印象?”趁應願上茶的機會,韓湘問道。

應願微微一笑:“確是新開張的茶肆,你以前沒見過也是自然。”韓湘聞言眨了眨眼睛,似乎想說什麽卻沒有繼續追問。

“這少年根器與悟性極佳,正合修習你所傳丹道。沒想到梅真人此番下界,還能再結傳法之緣。他若是個小妖怪,我就要和你搶徒弟了。”另一張桌子上喝茶的徐妖王以神念暗道。

“徐兄若有傳法之心,就親自點化仙緣,我不與你爭。”梅振衣以神念答道。

徐妖王:“論修為見知,我不如你,論傳承嚴謹淵源深厚,我也無法與正一門相比。好苗子還是你來栽吧……但我見你對那韓愈更感興趣,甚至有幾分恭謹,他此世卻非有修仙緣法之人。”

梅振衣:“人間論事,不能僅以修為高低法力深厚相較。譬如我已證金仙,卻不敢在先師孫思邈面前論修為成就,與這位韓愈先生也是如此。”

徐妖王:“能得梅真人如此評語,看來他絕不簡單。你們慢慢聊,我喝我的茶。”

梅振衣一邊喝茶,一邊以請教的口氣對韓愈道:“貧道少年時曾讀前輩真人孫思邈的《會三教論》,深以為然;今日又聽先生‘舍利無非冢中枯骨’、‘有萬年之師道’等語,亦有感念。但先生之言,若不解真意者聞之似有互悖,又如何看待前人會三教之說?”

韓愈連忙擺手道:“韓某一介書生,道長切莫以先生稱之……會三教之學,為今人所用,擇其可師之處闡微,為後人所鑒……但後人不因贊道而升仙,供佛而成佛,捧儒而通聖。反之亦然。若執此,莫說會三教之論,哪怕會百教之論,亦無所得。”

梅振衣笑道:“先生莫謙虛,有一言可證,即可師我。然孟子有雲‘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請問先生何解?”

韓愈:“患在‘好為’,非在‘人師’,人之過在恥於師學。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此為君子之行。前人留蔭於後世,而後來者得之省於身心。不學之,思之,修之,行之,進之,益之,則事無所成。”

“韓湘,你在蕪州梅氏家塾讀過書嗎?”鄰桌上的徐妖王突然轉過身來,問一直沒說話的韓湘。

“你認識我?是的,在梅氏家塾已就學三年。”盡管是陌生人,韓湘仍很有禮貌地回答。

“省身心六合調攝,你應該學過嘍?”徐妖王又問道。

韓湘不無遺憾地答道:“此為梅氏私學,我能就讀梅氏私塾已是沾蔭,欲求卻未能得傳。”

所謂“省身心六合調攝”,就是梅振衣所創“三十六洞天”丹道的前六層洞天顯學,後來梅應行結合祖師爺孫思邈所傳的“省身之術”加以改進,更適合未入修行門徑的普通人習練。作為一種平日調攝身心的養生之法,若是資質悟性上乘,從此道可窺入修行門徑,到那時就需要上師指點了。

然而聽韓湘的語氣,梅家後人有藏私自重之意,韓湘在梅氏家塾中沒學到。

梅振衣當年讓弟弟振庭立家塾,使族中子弟能讀書,當然是功德善舉。一家之善不可能盡庇蕪州,他是給當地的各大望族做個表率,隨後蕪州各大望族只要有條件的,紛紛效仿梅家立了家塾,其中條件最好當然還是梅氏家塾。

梅氏家塾教的不僅僅是文章經卷,還有當時各種經濟、律法、數術之學,請了很多位專門的塾師。以當地的條件,就算家境不錯的人家,自己也很難請來這麽多老師。韓湘非梅氏族人而能入梅氏家塾,自然是沾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