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是挑戰也是機遇(第2/3頁)

外面的隊伍良莠不齊,與其出了問題,再去調整隊伍,不如我們自己培養一支能幹的隊伍!”

“余董,我們就是這麽想的,我們淮海工程總公司已經注冊成立了基礎分公司!

就是為組建樁基隊伍準備的!”陳永發笑道。

陳永發還是很有頭腦的,總能領先別人一步,找到好的盈利項目。

目前華禹旗下七家施工公司,就數淮海工程總公司下屬的子公司和分公司最多。

頗有後來居上,超越華禹二建的勢頭。

黃河大橋項目,最近牽扯了余慶陽非常大的精力。

就連華禹城市發展集團並入國資委這麽重要的事,余慶陽都沒怎麽重視。

變更歸屬後,按說余慶陽該去拜訪新領導,向領導匯報工作。

可是,這都快一個月了,余慶陽就去國資委開了兩次會,單獨向領導匯報工作一次都沒有。

這是一件很不合理的,或者說在官場上是大忌。

可余慶陽就這麽幹了。

在他看來,不就是換個婆婆嗎?

現在華禹公司在省委領導那裏都掛了號的,還怕國資委會為難自己?

這一次,余慶陽是真的躲不過去了,國資委老大黃主任親自打電話讓余慶陽過去匯報工作。

“領導,您找我?”來到黃主任辦公室,余慶陽訕笑著問道。

“是啊!你余董是個大忙人,你不來向我匯報工作,我只能親自叫你過來,向你轉達省委領導的指示了!”

“領導批評的對,是我沒有及時向領導匯報工作,我向領導檢討,以後一定積極主動的向領導匯報工作!”余慶陽連忙承認錯誤。

不怕國資委拿捏自己,不代表余慶陽敢當面不給國資委領導面子。

場面上的工作必須要做。

“經十東路項目的事情你都聽說了吧?”黃主任也沒和余慶陽多繞彎子,直接說起正事。

“聽到一些消息!”余慶陽點點頭。

何止聽說啊!

這是最近東山省最大的一件事了。

省委張書記要修經十路,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經十路雙向14車道,道路部分寬84米,人行道兩側各設30米綠化帶,道路總寬144米。

這是整個東山省最寬的市政道路,甚至全國都能排的上幾名,要知道京城的長安街也才120米寬。

整個經十路全長九十公裏,屬全國最長的城市主幹道。

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張書記這一決策,受到了很大的質疑,很多人都明確反對這一提案。

甚至有些老幹部直接找到省委,質疑省委領導這是浪費國家的錢。

倒不是說反對修建經十路,而是反對修這麽高標準的經十路。

在一些老幹部,老同志看來,修雙向八車道的路就已經能夠滿足需要了。

現在要修雙向十四車道,這不是浪費錢嗎?

過慣了苦日子的老幹部,自然要反對。

余慶陽暗笑,這也算是代購吧!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張書記的決策是多麽的正確,張書記以超前的眼光,為泉水修建了一條貫通東西的大動脈。

這一超前的決策,後世再看,不僅沒有浪費錢,反而省下更多的資金。

如果按照老幹部說的,修建雙向八車道,估計用不了幾年,就要重新拓寬,那時,花費的資金只會更多。

“經十路的項目定下來了,只是資金有些缺口!

按照省委領導的意思,由我們國資委來負責籌措剩余的資金。

我現在把這個任務交給咱們華禹,沒有問題吧?”黃主任笑著問道。

“沒有問題!領導交代的任務,我們保證完成!”余慶陽大聲說道。

余慶陽都沒有想到,黃主任會把這個任務交給他。

原本以為是交給省投,由省投來負責籌措資金呢。

經十路總投資十八億,在2002年,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不管黃主任出於什麽目的,反正把任務交給華禹城市發展集團,整合余慶陽的心意。

原本他還想著,怎麽參與進來,沒想到領導直接給他了。

“領導,經十路的資金,是按照BT項目走,還是ppp項目走?又或者按照fepc項目,就是旅遊路的模式走?”余慶陽問道。

“這個,具體的你去找蘇市長,項目經十路法人是泉水市政府,我們國資委只負責資金籌措。

具體采用什麽模式,你去和泉水市政府商量!

蘇市長是你的老領導,就不用我再給你們牽線搭橋了!”黃主任笑道。

經十路的事說完,黃主任又說起另外一件事。

或者說,經十路只是黃主任順帶手說的一件事。

最起碼余慶陽是這麽感覺的。

黃主任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經十路,而是省屬國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