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員

林曉玲是第一次接觸國外的電影人,感覺很新鮮。

“老哥,那個日本人問我有沒有拍新片的打算,要是有劇本的話可以先給他看看,他說會幫我爭取投資,原來這就是拉投資啊,還挺輕松的。”林曉玲興奮道。

“你別高興的太早,這幫人是無利不起早,你的劇本要是沒新意,他才不會幫你呢,人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林子軒潑冷水道。

想起當初和姜文到香港拉投資的經歷,林子軒表示不高興了。

市山尚三這麽說是因為林曉玲已經有一部拿得出手的影片了,起步不錯,下一部影片成功的幾率很大,這是他願意投資的原因。

國內不少導演都面臨著拉不到投資的困境,林曉玲算是幸運了。

“別理他,他是羨慕你呢。”慕姍姍揶揄道。

“我這是實話實說,他們這幫電影人走的是電影節路線,投資的都是小眾文藝片,就是那種悲情和灰色的電影。”林子軒解釋道,“這種片子拍多了,人生觀都會被改變。”

林子軒並不抵觸文藝電影,電影畢竟是一門藝術,他想做的是把商業和藝術弄平衡了。

他不想林曉玲拍太多這類悲情的或者社會邊緣群體的片子,而且,女導演往往會拍攝同性戀題材,他覺得還是拍點正常的片子為好。

“我們做導演又不是演員,分得清現實和劇本,演員會入戲,導演可不會,這是作為導演的基本素質。”林曉玲辯解道。

“行了,不和你說了,你就在這兒等著頒獎吧,我和你嫂子要開始旅行了,這都耽誤三四天了。”林子軒轉移話題道。

“等等,我和那個日本人說正在參與拍一部片子,就是《小城之春》,聽說田導也在裏面,他好像很有興趣。”林曉玲交待道。

“這部片子不接受其他投資,咱們自己拍好了。”林子軒考慮了一下,決定道。

《小城之春》不是資金的問題,主要還是演員的表演。

當然,有了充裕的資金畫面可能拍的更精致一點,或者能請來鞏俐這種國際明星,但不能保證就比現在的效果好。

再說,林子軒還是希望這部片子是國產片,而不是合拍片,版權要全部屬於好夢公司。

這是他給好夢公司準備的一張名片,以後提起好夢公司或許沒人知道,但說起《小城之春》的投資公司,大家就會有印象了。

實際上,他想和日本電影公司合拍的不是文藝片,而是商業片。

文藝片賺錢有限,商業片才有無限商機,日本經濟雖然低迷,可每年都會貢獻可觀的票房收入,成為好萊塢電影在亞洲的票倉。

林子軒對日本文化了解不多,只知道日本人喜歡看漫畫、懸疑小說和恐怖電影。

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嘗試一下。

他叮囑了林曉玲一番,讓她和徐靜蕾照顧好金亞琴,老太太不懂外語,平時要有人跟著,在酒店裏還沒事,出去就要特別注意了。

然後,他就和慕姍姍一起出發了。

慕姍姍以前主持過《方大綜藝》,做過那個節目的外景主持人,在世界各國旅遊,雖說辛苦,卻也有很多的收獲。

比如看地圖的能力,找車站的能力,和當地人溝通的能力,還要有一點點語言上的天賦。

就算不是野外生存達人,也不用擔心會在日本迷路。

他們沒請導遊,背著包就離開了東京,前往北海道,旅遊嘛,這樣才有意思,跟著旅行團就失去了探索的樂趣。

當然,兩人不是沒有準備的亂逛,而是事先打聽清楚了各種景點。

他們在書店街買了兩本旅遊指南,按圖索驥,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了。

旅遊倒是不在於看什麽景致,只要倆人在一起就好了,這種每天一起做一件事,互相依靠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泡了溫泉,品嘗了美食,享受著假期,偶爾也會發生一些小爭執。

等兩人回到東京的時候,電影節的頒獎典禮才剛開始,林子軒不想錯過這個時刻。

如果《我們倆》沒得獎,他要安慰一下妹妹,要是得獎了,他也要和妹妹一起慶祝。

慕姍姍帶著林曉玲和徐靜蕾到商廈裏購買用來走紅毯的禮服,那些女明星們都會找專門的服裝品牌定做禮服,她們還沒出名,只好將就一下了。

金亞琴老太太不願意買新衣服,她堅持穿自己的衣服,認為樸素就是美。

這是華國七八十年代的觀念,那時候大家一水的工作服,樸素到了極點。

老太太見過大世面,在京城話劇團表演話劇被領導人接見過,這種電影節對她來說是小場面,一點都不怵,像沒事人一樣。

有生活閱歷的老人就是這樣,見慣了風雨,對這些事情看得很淡。

林曉玲和徐靜蕾還達不到這種思想高度,分別挑選了適合自己的服裝,畢竟是第一次參加國際電影節,總要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