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綜合

夕陽西下,時間流逝,訪談繼續。

“差距雖然存在,但不是說咱們就沒有機會追趕。”林子軒接著說道,“經濟的大發展必然帶動娛樂的大發展,老百姓富裕了,就會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院線的放映質量和帶來的體驗是在家裏看碟片無法相比的,可以預見,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影院,促進院線的建設和票房的增長。”

“您預計國產電影的票房什麽時候能超過《泰坦尼克號》?”孟凈發問道。

《泰坦尼克號》是好萊塢大片的代表,三億五千萬人民幣的票房一直懸在國產電影頭上,讓國內電影人感受到來自好萊塢的壓力。

雖說這個票房有多方面的因素,卻反映了一個事實。

國產電影目前達不到那樣的高度,有人說《泰坦尼克號》是商業大片,故事爛俗,全靠特效和裸體吸引眼球,毫無藝術性可言。

這就在鉆牛角尖了。

面對好萊塢電影,有用的東西要學習,不能帶有偏見,否則差距會越來越大。

“我這兒沒有時間表,這要分兩方面看,單純從票房上超越並不難,國內的院線在快速發展,熒幕數量增多,票房將有個大噴發,五年或者六年吧,我覺得就會出現五億左右票房的國產影片。”林子軒判斷道,“但是,別忘了,《泰坦尼卡號》是九七年上映的片子,票房上沒有可比性,真正要比較的是影片的質量。”

“這個質量,您指的是商業性還是藝術性?”孟凈不確定道。

孟凈接觸娛樂圈的時間不長,她擅長撰寫明星的報道,但對電影行業缺乏深度的了解,或者說是一知半解。

娛記不是電影理論家和專業學者,他們面對的是普通讀者,報道的是普通讀者感興趣的熱門話題。

既生活在演藝圈的外圍,也處於圈子的表面。

林子軒在這個行業超過十年,作為國內最大民營影視公司的掌舵人,他看問題的角度和深度肯定不同。

“是一個綜合考量。”林子軒回應道,“你們總覺得商業片和文藝片互相對立,圈內一些人也有這種看法,不過在市場面前,沒有這麽絕對,文藝片也可以賣座,商業片也會失敗,這個質量是綜合各方面因素得出的結論。”

“媒體評價一部電影的手段非常單一,有沒有拿獎,有沒有票房大賣,只有拿了獎或者票房高的影片才算是成功。”林子軒繼續道,“這麽說其實沒錯,拿獎意味著獲得專家的認可,票房意味著獲得觀眾的認可,這裏面缺少了一道程序,那就是綜合考量。”

“您的意思是……”孟凈疑惑道。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時光網上對電影的打分就是綜合考量的一個指標,有人覺得電影雖然不怎麽樣,可畫面不錯,有人認為演員的演技不行,但劇情還能看,這些想法通過打分的形式表現出來,看到分數就大概了解一部電影的質量。”林子軒舉例道,“當然,電影公司內部對影片的綜合評價要復雜的多,不僅是商業或者藝術,畫面和音樂,服飾道具等等都要考慮進去。”

“《泰坦尼克號》是好萊塢工業最高標準的體現,它的藝術性不強,可其他方面為它加了很多分數,特效只是一方面,優美的音樂,華麗的服裝,緊湊的劇情和富有張力的戲劇沖突,綜合分數很高。”林子軒說明道,“國產電影要比較的話,就是綜合質量的比較,這個分數越高代表著影片越成功。”

孟凈努力跟上林子軒的思路,同時也在掌控訪問的節奏。

專訪對記者的要求頗高,這不是聊八卦,而是深入的交流,如果記者準備的不充分,或者知識儲備不足,容易陷入尷尬和被動。

“差得很遠麽?這次馮導的《英雄》呢?”孟凈詢問道。

“我們做《英雄》主要是想走國產大片的路線,好夢從低成本喜劇片起家,馮導和葛老師的組合非常成功,受到觀眾的歡迎,收益很好,我們可以選擇繼續做下去,反正能賺錢嘛。”林子軒沉聲道,“當公司立足之後,不缺資金了,就不再滿足於現狀,無論是馮導還是葛老師,都有轉型的考慮,馮導想拍大片,葛老師想拍文藝片,那時候我們就有制作商業大片的考慮。”

“《英雄》是一次嘗試,和《泰坦尼卡號》或許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我覺得這個差距在縮小,有了這次的經驗,我們今後能夠做的更好。”林子軒坦然道。

“姜文是《英雄》的主演,還是藝術指導,圈子裏有人說他不好合作,耍大牌,您覺得呢?”孟凈探問道。

“姜文怎麽說呢,他有才華,有才華的人難免有傲氣,他不是不好合作,只是說話直率了些,你們記者恐怕感觸最深。”林子軒說笑道,“我和他合作過幾次,他的個性比較倔,不願意妥協,張藝謀是陜北人,性子也倔,擰巴,但他在某些方面懂得妥協,姜文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