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破譯甲骨文!(第2/4頁)

說到這兒,兩個人味蕾欲開,然後都擺著手指頭算時間,再然後便都不再言語了,這個話題就此終止,這黃金周哪還有什麽多余的時間?

片刻後,孫教授風塵仆仆地走進了教室,致歉道:“不好意思,同學們,來晚了一些!”

走到講台處,將U盤插入設備中,調下幕布,今天的《漢字發展簡史》一課開始了。

“同學們,我們今天這一課,首先從甲骨文開始。甲骨文,是我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它記載了3000多年前華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甲骨文的發現開辟了我國學術史的新紀元,把我國的信史提前了1000多年。

……

在座的同學們,有誰知道最早發現甲骨文的人是誰?”

孫教授目光瞥向台下同學,他的目光率先落在了李凡的臉上(或者說他的目光在開課之始便多次落在李凡的臉上)。而此時李凡的面部表情有一點點凝重,眉頭微微鎖上了一些,兩條劍眉顯得略略高挑。

這是一種疑惑的表情,也可以說是疑問的表情,因為兩種表情太過相似,孫教授明顯理解成了前一種,所以並沒有提問他,他的目光略一偏移,道:“顧亞婷,你回答一下。”

顧亞婷起身,道:“清朝光緒年間的王懿榮於1899年發現的,這個人是金石學家,他發現中藥店中所售龍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看似文字的圖案,意識到這是很珍貴的文物後,於是他把所有的龍骨都買了下來,發現每片龍骨上都有相似的圖案。他確信這是一種文字,而且比較完善,應該是殷商時期的,於是甲骨文便正式被世人所知了。”

孫教授滿意地點了點頭,“說的對,請坐。1900年,王懿榮的甲骨轉歸了劉鶚所有,他的親家羅振玉得知這些甲骨來自於安陽的小屯村,於是多次派人去那裏收購甲骨。

王朝沒落,時局動蕩,小屯村村民得知甲骨有利可圖後,便開始了無數次的狂挖濫掘。他們搭席棚,起爐灶,爭地盤,還經常為此大打出手,直挖得小屯村‘千瘡百孔,溝壑縱橫’,他們挖出的甲骨被坐地收購的商人和洋人卷去,其中大量遺落或流失於海外。”

孫教授說到這兒,開始唉聲嘆氣扼腕痛惜起來。

“甲骨文自發現到今天才119年,經過我們華國歷代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已經釋讀出甲骨文字1500個左右,但是還余下近3000多個甲骨文字是沒有考釋出來的未釋字,就算釋讀出來的字中,依舊有500左右是存在很大疑問的……

華國文字博物館官網這幾天正準備發布懸賞公告,如果有團體或者個人破譯出了未釋讀的甲骨文,或者對存爭議甲骨文作出新的釋讀的,該研究成果一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那麽單字獎勵10萬元。”

哇!

眾人一片驚嘆。

“多少?一個字10萬?”

“太值錢了吧?”

“知識就是力量啊,有知識就能致富啊!”

……

馬強拉了李凡一下,問道:“老師說還有多少沒破譯?”

“近3000。”

啪!馬強拍了一下桌子,“發財啦!破解出100個就1000萬啊,有這錢哥們兒一輩子周遊世界去!”

甲骨文破譯這兒事兒,忒難。它涉及到語言文字學、考古學等多方面學科,稱之為“冷門絕學”毫不為過,而且容易破譯的早已經被前人破譯了,留下來的都是“老大難”問題,而且其中還有大量地名、氏族名、祭名等等專有名詞,很多專有名詞仿佛和咱們這個世界沒有絲毫的聯系。

現如今研究甲骨文的學者那也是少之又少,原因很簡單,甲骨文龜甲獸骨材料都比較古老了,研究起來比較困難,好研究的也讓前輩們研究光了。

於是很多學者紛紛轉行去做秦簡、漢簡的研究,這些新發現的材料更容易出研究文章,更容易成名。

孫教授摁動翻頁筆,幕布上投出來一個圖案,這個圖案的內容是:一個動物腦袋上長了兩支尖尖的耳朵,再往下,有四肢手臂兩條腿。(甲骨文打不出來啊,可怎麽辦?筆述腦補吧,崩潰!)

“同學們,這個萌萌噠的字念什麽?猜一下。”

無數同學舉手。

“老師,這個字念‘貓’!”

“狐,狐狸的‘狐’!”

……

“都不對,這個字是‘鼎’字,古人用的‘鼎’。”

眾同學腦補了一下,恍然大悟。

摁動翻頁筆,又出一字,同學們繼續答錯,孫教授笑道:“這個字是‘羊’!”

連續出了幾個字,孫教授的目光不時地瞥向李凡,畢竟李凡在這個教室裏可是國學基礎最出眾的了,別說這個教室了,就算是華國文化圈子裏,30歲往下的所有青年學者中,李凡能將其他任何人“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