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鮮卑人 喋血蕭墻

拓跋珪是三十九歲那年被謀殺的。[11]

兇手是他的兒子拓跋紹,十六歲。

此案的直接原因,是拓跋紹的生母受到威脅。為了救母親,拓跋紹只好殺了父親。這當然未嘗沒有可能。事實上拓跋珪死前已經精神失常,許多人僅僅因為一言不合甚至呼吸不暢,便被疑神疑鬼的他親手殺死在天安殿。因此即便拓跋紹不去行刺,恐怕也會有別人動手。[12]

那麽,拓跋珪何以如此?

史家的說法是嗑藥,也就是吃了五石散(五石散詳見本中華史第十一卷《魏晉風度》),但更大的可能是心理負擔過重。他發病時數日不食,徹夜不眠,對著空中自言自語討論建國以來的成敗得失,就是證明。[13]

看來,做一個開國之君也不容易。

拓跋珪就更不容易。因為他的族群不但是戎狄,就連在鮮卑人中也是最落後的。保守勢力頑固堅持陳規陋習,完全不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漢族士大夫則離心離德,以至於請他們出來做官還得動粗。比如一位名叫崔宏的高級士族,就是在逃跑後被抓回來強行戴上官帽的。[14]

這實在讓他崩潰。

拓跋珪的悲劇既是民族性的也是歷史性的,因此注定還要重演,以後也還有皇帝不斷被殺。實際上北魏皇帝十四個,倒有九個死於非命。他們有的是兒子殺的,有的是太後殺的,有的是宦官殺的,有的是權臣殺的。其中,就包括第三任皇帝世祖拓跋燾。

不過,人們更習慣於叫他太武帝。

太武帝拓跋燾是太祖拓跋珪的長孫,太宗拓跋嗣的長子。他十六歲登基,在位三十年,享年四十五歲。後兩項紀錄在北魏都是最高的,既空前,也絕後。[15]

何況還有業績。繼位後九年,拓跋燾便在胡夏滅亡西秦之後又滅胡夏(431),繼而一鼓作氣滅北燕(436),亡北涼(439),破柔然(449),伐劉宋(450)。至此,北魏真正成為北朝,十六國結束,南北朝開始。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

但,此人也一身是謎。

最大的疑團是他的死。我們只知道,拓跋燾是在北魏正平二年(452)二月初九被害的,兇手是宦官宗愛,具體細節卻一概不知。更可疑的是,這個逆賊不但事後當了宰相,還在八個月後又殺了自己新立的皇帝。直到這時,新的政變集團才把他送上斷頭台。[16]

這就奇怪!北魏不是東漢,也不是後來的晚唐,宦官哪來這麽大的權勢?事實上宗愛能夠得逞,就因為當時執政的朝臣沒把他放在眼裏。拓跋燾死後,這夥人原本是要立另一個人做皇帝的,卻被宗愛騙入宮中殺掉。就連他們藏在秘室中的那位儲君,也被宦官搜出來處死。[17]

由此可見,朝臣們原本大權在握,實際上決定秘不發喪另立新君的也是他們。既然如此,血案發生後他們為什麽不立即抓捕兇手,反倒進宮與宗愛相見?就算鮮卑不像漢人那樣視弑君為滔天大罪,也不至於對太武帝之死無動於衷,讓那個殺人犯逍遙法外吧?

凡此種種,豈不可疑?

然而官史卻諱莫如深。

吞吞吐吐,當然是有太多的不可告人。實際上此案的背景相當復雜,甚至可以追溯到另外兩個人的死亡。這兩個人,就是皇太子拓跋晃和司徒崔浩。

拓跋晃是在太武帝被害前八個月神秘去世的,死因據說是得了抑郁症。官方史書稱,當時太武帝聽信宦官宗愛的讒言,震怒之下誅殺了太子身邊的諸多屬官。拓跋晃驚恐萬狀,竟在惶惶不安和有苦難言之中憂憤而死。

太武帝則很快就發現拓跋晃受了委屈,追悔莫及的他開始懷念兒子。現在輪到宗愛心驚膽戰了。為了保命,這個小人便鋌而走險謀殺了皇帝。[18]

這就是所謂正史的說法。

可惜這並不能自圓其說。以拓跋燾之英武果敢,如果發現太子是被宗愛誣陷,豈能讓這家夥活到變成兇手那天?因此南朝方面對北魏公布的說法表示存疑,民間的小道消息更是不脛而走,吵得沸沸揚揚。

懷疑是有道理的。事實上太子死前半年,拓跋燾正在南征。志在必得的他勢如破竹,軍進瓜步(在今江蘇六合),飲馬長江,還在那裏建起了行宮。然而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拓跋燾卻突然撤軍。這就讓嚴陣以待的劉宋大惑不解,並認為拓跋燾一定是後院失火。

於是南方傳言:魏太子拓跋晃謀反。

謀反的說法細節豐富言之鑿鑿。據說,當時拓跋燾得到情報,留守平城的太子圖謀不軌。因此,他便在大宴群臣後立即撤兵,並在回國途中派人送信到平城,謊稱皇帝已經駕崩。太子不知是計,匆匆趕來迎喪,結果在空空如也的靈柩前被捕,並被關進鐵籠秘密處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