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官僚政治 科舉(第2/2頁)

容易考的是明經,比秀才容易比明經難的是進士。明經和進士都是考試科目,而且進士科是隋煬帝發明的,目的則是打破士族壟斷經學的限制,向庶族地主敞開大門。因此學術界往往將隋煬帝設進士科,視為科舉制度之始。[21]

事實證明,進士科設計正確。明經科考儒家經典,進士科考時務策。前者只要死記硬背,後者卻要真才實學,難怪當時便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22]

然而唐人對進士科卻是趨之若鶩,因為進士科的時務策比秀才科的方略策好考(不必在通曉時事的同時還要引經據典提出對策),錄取比例卻只有百分之一二。因此進士及第就是既有可能又有面子的事,豈能沒有吸引力?

何況進士前程遠大,是高級官員的候選人。當然,按照唐代制度,通過了禮部的考試只是及第,吏部還要再考。通過吏部考試獲得“春關”以後,才可以“持證上崗”正式成為官員。但那飛黃騰達,已是指日可待。

因此及第的進士萬眾矚目,他們自己也志得意滿。除了用泥金帖子向家人報喜,拜謝考官參謁宰相,出席名目繁多不計其數的各種宴會,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杏園探花。唐人以杏花為科舉的吉祥物,因此每每指派及第進士中最少年英俊的兩個人為探花郎,騎馬巡街探訪名花。探花在明清成為狀元和榜眼之後一甲第三名的通稱,來歷就在這裏。[23]

長安城的花街柳巷,當然也對這些新貴敞開大門(同時收費也加倍)。於是鶯歌燕舞之時,傳杯換盞之際,偎紅倚翠之中,一個新的官僚集團和社會階層便悄然誕生。

這一切,後來被唐代詩人孟郊概括為兩行名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24]

至於那些落第的舉子,除看破紅塵和財力不支者外,大約也只能年復一年地繼續考下去。這對於他們個人自然是不幸,對於帝國卻是大幸。因為這些有可能成為不安定因素的讀書人,或者已經為其所用,或者只能在考場蹉跎歲月,根本成不了氣候。難怪一位名叫趙嘏(讀如古)的唐代詩人會這樣道破天機: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25]

實際上唐太宗恐怕也正是這麽想的。據說,他曾在一次放榜時悄悄來到端門,看著新科進士一個個從榜下走過,心中竊喜的他不禁脫口而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26]

彀讀如夠,圈套或牢籠的意思。

唐太宗當然可以得意。因為不僅天下英雄,就連五湖四海蠻夷戎狄,差不多也都入了他的彀中。

比如西域,比如吐蕃。

[16]本節所述據《新唐書·選舉志》,亦請參看王凱旋《中國科舉制度史》,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劉後濱《從三省體制到中書門下體制》,翟國璋《中國科舉詞典》,楊波《長安的春天》。

[17]關於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與現代公務員制度的關系和區別,詳請參看任爽、石慶環《科舉制度與公務員制度》。

[18]見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其實此事只能看作傳說,白居易薦徐而抑張,很可能因為徐凝為人穩重,張祜放蕩不羈。杜牧《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即稱: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請參看楊波《長安的春天》。

[19]見《唐摭言》卷九。

[20]請參看劉後濱《從三省體制到中書門下體制》,描述科舉制度本質特征的十六個字也出自該文。

[21]隋煬帝設置進士科是在大業二年(606),也就是他即位之初。

[22]見《唐摭言》卷一。

[23]實際上,進士一詞在唐代有兩個概念,一個指考試的科目,一個指考生的身份。在唐代,但凡州縣推薦到長安參加尚書省考試的生員和鄉貢,都叫進士。如果放榜時榜上有名,就叫及第進士,也叫新進士。通過吏部考試後,則叫前進士(意思是以前是進士,現在過關了)。後來,秀才科被廢,明經科衰落,進士科一枝獨秀,進士又有了新的含義。宋代,凡參加進士科考試的都叫進士。通過殿試以後,則按成績分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三等。到明清,殿試合格者分為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其實榜眼原本是兩個人,意思是金榜的兩只眼睛。唐代杏園探花的探花使也原本是兩個人,後來又有一個人要求參加,變成三個人。結果到明清,榜眼就變成第二名一人,第三名一人則俗稱探花。

[24]見孟郊《登科後》。

[25]見趙嘏《殘句》。

[26]見《唐摭言》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