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混血王朝 吐蕃義

高昌亡國的第二年,文成公主走進了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世界屋脊,也是世人眼裏遙不可及的神秘世界。在那裏,喜馬拉雅巍然屹立,雅魯藏布奔騰不息,納木錯和羊卓雍錯湖水清澈。當格桑花漫山遍野盛開的時候,一個民族和王朝在雅礱河谷勃然興起。[23]

他們的名字叫吐蕃(讀如播)。[24]

吐蕃王朝的建立大約與李唐同時。公元七世紀初,王朝的建立者用武力降服了古代羌人的蘇毗(毗讀如皮,蘇毗在今西藏北部及青海省西南部)和羊同(即象雄,在今西藏北部)諸部落,並將自己的首邑遷到了邏些(今西藏拉薩)。一個神奇的王國,從此屹立在雪域高原。[25]

遷都的人叫松贊幹布。

松贊幹布的身份是贊普,即吐蕃王。在吐蕃語中,贊的意思是雄強,普的意思是漢子,幹布的意思是深沉,松贊則是他自己的名字。因此,松贊幹布贊普這個稱謂,翻譯過來就是:深沉的松贊,雄強的漢子,吐蕃人民的王。[26]

這是吐蕃歷史的真正締造者。事實上在他之前,恐怕很少會有人知道這個民族的存在。是啊,彪悍的突厥,優雅的龜茲,近處的高麗,遠方的波斯,個個都更加吸引中華的目光和注意力。吐蕃?對不起,聞所未聞。

不過,松贊幹布很快就讓世人刮目相看。

事情是由求婚引起的。我們知道,從漢高祖開始,中華帝國就有“和親”的傳統,唐太宗即位之後更是大力推行這一政策,嫁給外族豪酋的公主和宗女不知凡幾,那位英勇善戰的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便娶了李世民的皇妹。松贊幹布聽說有這種事,便認為自己也應該同享這樣的榮耀。

不幸的是,太宗皇帝低估了吐蕃的戰鬥力和侵略性。他草率地拒絕了松贊幹布的請求,而且讓贊普的使者認為自己受到了怠慢。深沉的松贊決定給大唐一點顏色看看,只不過他的兵鋒卻是指向吐谷渾(谷讀如欲)的。

這件事意味深長。

吐谷渾是鮮卑慕容部的政權,位於今天的青海、甘南和川北一帶,建國於西晉時期。吐谷渾建國後,中華大地雖有連年的戰亂,這個王國卻遠離風暴中心,在各種強大勢力的夾縫中生存下來,一直存活到大唐貞觀年間。

那麽,松贊幹布為什麽要打吐谷渾?

表面上的原因是吐蕃使者的一番話。這位使者回到拉薩以後向松贊幹布哭訴:大唐對臣等原本禮遇甚隆。然而吐谷渾的使團一到,待遇馬上就變了,答應的婚事也告吹。

但,事情真有那麽簡單嗎?

當然不是。

看看時間表就知道。吐蕃出兵吐谷渾,是在貞觀十一年或十二年。而在此前的貞觀九年(635),大唐已經通過戰爭把吐谷渾變成了自己羈縻之下的傀儡。所以,吐蕃這次出兵就不僅是捏軟柿子,也是打狗給主人看。

更重要的是,從柴達木盆地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正在吐谷渾境內,這可是連大唐也垂涎已久的,更何況吐谷渾的治下還有不少藏民。因此,吐蕃遲早要下手。他們最終在公元663年滅亡吐谷渾,就是證明。這一次,不過是小試牛刀。

如此一箭三雕,這位贊普確實深沉。

早已淪為大唐附庸的吐谷渾根本不是吐蕃的對手,只能狼狽逃竄到青海以北。松贊幹布卻打得興起,順手牽羊又征服了吐谷渾旁邊的兩個羌人部族——黨項和白蘭。

遺憾的是,大唐似乎仍未覺醒。

未來的女婿只好向他的準嶽父宣戰。貞觀十二年(638)七月,松贊幹布率軍二十萬屯兵大唐邊鎮松州(約在今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境內,揚言前來迎娶公主。這位求婚者甚至宣稱,如果見不到公主,他只好帶著厚重的聘禮繼續大踏步前進,以表示自己的一番誠意。

這下子輪到唐太宗大跌眼鏡了,他付出了沉重代價才把松贊幹布趕出邊境。不過,大唐皇帝也清醒地意識到,絕不能小看這可怕的鄰居。因此,當松贊幹布再次求婚時,唐太宗馬上就表示同意,盡管嫁出的並不是他的親女兒。

深沉的松贊也給足了太宗面子。他派出自己的得力助手大宰相祿東贊(噶爾·東贊)前往長安,用實實在在的巨款和厚禮表達對大唐公主的仰慕。精明能幹的祿東贊也不辱使命,不卑不亢地與帝國君臣進行交涉。結果是太宗皇帝對他另眼相看,希望這位使節娶皇族的女孩為妻。[27]

祿東贊禮貌地謝絕了皇帝陛下“買一送一”的好意。他回答說:臣在國內已有發妻,父母所聘豈能拋棄?何況我們贊普還沒有見到公主,陪臣又豈敢先行一步?

皇帝聞言大為嘉許,同時也更加堅定了籠絡的決心。於是唐太宗不管不顧,強制性地將自己姐姐的外孫女嫁給了祿東贊。這在帝國的和親史上,恐怕是沒有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