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夷陵之戰》(第4/4頁)

第四個原因是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忍辱負重,一心為公。我剛才講了陸遜做這樣的一種決策是有風險的,他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他有底氣。陸遜本人,我們上一集講過,未有遠名,不是一個名氣很大的人,不是元老宿將,而他率領的部下,全都是一些有戰功的老將軍,要麽就是親貴,這些人開始不大聽他指揮,叫誰誰不動,陸遜有一次召開會議,把所有的將領都召來,手按著寶劍站起來說,諸位注意,劉備天下梟雄,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現在主公把這樣一副重任托付給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團結起來,都應該振奮自己的士氣,來對付這個厲害的、狡猾的敵人。在軍言軍,令行禁止,請大家好自為之,本帥可是有言在先了。一番義正詞嚴,這些人就開始聽他的話。事後,孫權曾經問過陸遜:說你手下那些將領不聽你指揮,你怎麽不向寡人報告呢?陸遜說,這些將軍們,都是我們國家的棟梁,都是主公今後要依仗的人,陸遜自己也確實沒有什麽本事,就是一條優點,就是忍辱負重。再說,陸遜雖然愚鈍,但藺相如的故事還是聽過的,就知道大局為重,團隊同志。

這就是夷陵、猇亭之戰,陸遜取得勝利,而劉備失敗的原因。那麽這場戰爭形勢的逆轉,也是可以說是在轉眼之間,劉備從猇亭逃到馬鞍山,又從馬鞍山逃到巫縣,最後又從巫縣到了被他改名為永安的魚復縣,也就是現在重慶的奉節,到了這個地方以後,遭受沉重打擊的劉備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劉備很清楚,他這一生的英雄生涯很快就要結束了,他將不久於人世了,而他開創的蜀漢政權還必須延續下去,而他心裏也很明白,接替他皇位的將是他的長子劉禪,而劉禪現在只有17歲,還是未成年人,他必須找到得力的人來輔佐,問題是,這個得力的人能夠不負他的厚望嗎?他應該怎樣做一個交待,才能夠保證劉禪得到最好的輔佐,蜀漢政權能夠延續下去呢?請看下集《永安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