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永安托孤

上一集講到公元222年,陸遜在猇亭大敗劉備,火燒劉備七百裏聯營,致使劉備狼狽逃到永安,劉備自感無顏再回成都,終於在憂憤之中染病不起。公元223年,劉備召諸葛亮到永安宮安排後事,其核心問題就是蜀國的江山,該如何更好地傳承下去。關於這個問題的交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永安托孤”。劉備托孤是三國史上一件大事,就是這件事把蜀國政權一分為二:前期領導人是劉備;後期的主心骨是諸葛亮。

那麽在這個重大歷史時刻,劉備究竟是如何把蜀漢政權平穩過渡的呢?劉備托孤的目的和真實想法空間是什麽呢?後世人對劉備的托孤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精彩講述《易中天品三國》之《永安托孤》。

劉備兵敗猇亭,退到了永安,心力交瘁,一病不起。章武三年的春天,劉備安排了後事,這個後事的安排,記載在《三國志?先主傳》。原文是:

先主病篤,托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也就是說,劉備托孤兩個人,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詳細的情況記載在《三國志?諸葛亮傳》。這個故事是很多人熟悉的,但是我們必須再講一遍。把《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劉備把諸葛亮從成都召到永安,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定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意見就是說,先生的才能十倍於曹丕,一定能夠安邦定國,完成我們的大業。如果我這個兒子可以輔佐的話,請先生輔佐他;如果我這個兒子是不中用的,請先生自行其是。諸葛亮淚流面,哭著說,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這意思就是說,臣一定盡到一個顧命大臣的輔佐的職責,以忠貞不二來報效陛下,甚至獻出我的生命。於是劉備下詔劉禪,說,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這就是著名的永安托孤,也叫白帝城托孤。但是據有學者考證,劉備的托孤是在永安縣的永安宮,不是在白帝城,所以我們稱為永安托孤。

對於這個故事,歷史上有不同的評價。有的充分肯定,有的予以置疑。在這一集,我就把這兩種觀點都講給大家,然後說出我的看法。

首先表示肯定的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陳壽的評價非常高,陳壽在《三國志?先主傳》的評語裏面說,“劉備舉國托孤於諸葛亮,心神無貳(所謂“心神無貳”就是沒有任何保留,也沒有任何犯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就是說君臣關系在這裏達到了最大公無私這樣的一個境界,是古往今來君臣關系的最高典範)”。

這是陳壽的評論。那麽陳壽為什麽會做出這個評價呢?問題恐怕就在“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八個字上。這八個字是什麽意思呢?陳壽沒有說,我不能亂猜,但是一般人的理解,是說如果我這個兒子不中用,請先生取而代之,自己做蜀漢的皇帝好了。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但是難能可貴,簡直是偉大。為什麽呢?因為我們知道: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國的傳統政治制度是君主世襲制,這個世襲制至少從夏商周就開始了,秦以後是君主世襲,官僚不世襲;秦以前是君主、官僚都世襲。在這樣的漫長的世襲制的傳統中,居然有一個人來打破這樣一個傳統,讓賢於能夠安邦定國的人,那當然是大公無私啊。因為這意味著,他把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到了至高地位,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放棄自己皇族這個家族的利益,放棄按照傳統觀念是上天賦予他的天賦的神權。因為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君權天授,君權神授,上天和神授給我的,我都不要了,我讓給賢能的人,這是何等的偉大。

問題是這可能嗎?我的結論是不可能。為什麽不可能呢?

第一,史無前例,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是心甘情願把自己的皇位,把可以傳給自己子孫的皇位讓給一個異姓人的。沒有過。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家族的統治千秋萬代,哪怕他的兒子是個蠢貨,是個弱智,是個殘疾,他都不會讓出去的,怎麽會出來一個例外。

第二,就算劉備是個例外,我也不知道他這種思想從何而來。因為中國古代從來只有改朝換代,沒有輪番為治的民主思想;如果劉備有此思想,豈不成為中國古代的一位華盛頓了?

第三,就算劉備願意當華盛頓,諸葛亮也不敢當亞當斯。你想想看,當時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況?曹操只不過是架空了皇帝,就被罵過“漢賊”,諸葛亮如果真的取代了劉阿鬥,該罵成什麽?這怎麽可能呢?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劉備托孤之舉大加贊揚,認為劉備與諸葛亮是古往今來君臣和諧關系的最高典範。劉備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帝王,能夠把皇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讓給異姓人,實在是難能可貴。然而易中天先生認為,劉備所謂的托孤讓賢並不合情合理,話說到底,就算是劉備真讓皇帝位,秉承儒家思想的諸葛亮也不敢坐皇帝位的,那麽劉備的托孤之詞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玄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