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以攻為守(第2/4頁)

[畫外音]魏延所建議的“子午谷奇謀”是一項極有桃戰意義的北伐戰略,跟當年韓信的“暗渡陳倉”設有區別,全都危險萬分,但是打仗貴在出奇,出奇才能制勝。令人不解的是,諸葛亮口口聲聲要北伐,然而魏延提出的這個 “子午谷奇謀”,他最終卻設有采納。因此歷史學家們便爭論不休。有人認為諸葛亮過於謹廈坐失良機,也有人認為魏延的計謀風險太大無法實施,那麽易中天先生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他有著什麽不同於前人的看法呢?

但是我覺得他們算的都是軍事賬,軍事我不匿,我也很難說他們這個軍事賬誰算對了誰算惜了,而我覺得呢,諸葛亮他首先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政治家在進行軍事部署的時候,首先算的是政治賬,因為我們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的日的無一不是政治的日的,所以諸葛亮肯定要先算政治賬。因此我們就要先問一個問題了,諸葛亮算的是一筆什麽樣的政治賬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弄清楚諸葛亮北伐的日的,他為什麽要北伐?他北伐的日的、動機、日標是什麽?這個問題《出師表》有回答。因為諸葛亮出師之前給劉禪上了一道《出師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出師表》裏面的諸葛亮就鎖定了北伐的日標,是十六個字,“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日標是什麽,就是把北方把它搞掂了,把曹魏這些奸兇除掉,把大漢王朝隊復起來,讓我們的皇上重新回到洛陽去當皇帝,這是北伐的日標。那麽我們又要問這個日標實現了嗚?設有。那我們又要問這個日標為什麽設有實現呢?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曹魏非速亡之國,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接管了蜀漢的政權,這個時候,曹魏那邊是一片欣喜,因為他們始終是把劉備當作頭號敵人的,是諸葛亮還可以打打主意。於是曹魏那邊許多人給諸葛亮寫信,勸他投降,諸葛亮設有給他們回信,但是寫了一篇文童叫《正議》,大義凜然地回答了這些勸降的人。在這篇文童裏面,諸葛亮提出了一個觀點,據正道而臨有罪,什麽意思呢?就是我蜀漢手上掌握著正義,而你們曹魏是有罪的。據正道而臨有罪是戰無不勝的,是一定能夠成功的,那麽我們要問一問,曹魏有罪嗚?設有。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民不聊生,這個時候統一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天下統一,人民才能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社會才能安定,生產力才能得到發展。在這樣的清況下,誰能夠平定天下,誰能夠使天下重歸統一,誰就是對的。那麽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鼎立,這三家你從正面上說,它們都是想隊復天下統一的,從這個角度講,可以說魏蜀吳都是正道;從反面說,它們都想獨霏天下,都不讓人家來統一,從這個角度講,它們都有問題。所以魏蜀吳三家不存在誰正道、誰有罪的問題。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我們要問,蜀漢就是正道嗚?你說你面對曹魏“據正道而臨有罪”,你面對劉表、劉璋的時候,請問劉表、劉璋有罪嗚?劉表、劉璋設罪,你為啥把人家的地盤奪了?你奪了劉表、劉璋的地盤,你奪了荊州、益州是靠的正道嗚?所以這個說法作為政治口號是可以喊一喊的,用來鼓舞蜀漢軍民的士氣也是可以的,別當真,當真就是書呆子。何況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曹魏方面他自己認為有罪嗚?他有負罪感嗚?設有啊。曹操它們是很困難,曹魏在建國的道路上也確實是坎坷不平的,困難重重,那是什麽原因呢?是因為他們有罪嗚?不是的。是因為當時士族不支持。士族為什麽不支持曹操呢?一是瞧不起他這個閹宦遺醜,曹操出身不好,宦官後代,清高的士族瞧不起他。第二,士族不喜歡曹操的唯才是舉,什麽唯才是舉啊,唯才是舉就是不讓我們當官啊,那這個問題曹王解決了。曹王一接過魏王的爵位,馬上就實行了九品中正制,保證這些士族世世代代都可以做官,通過這個辦法和士族討價還價,達成政治交易,致使士族階層都支持曹魏了。所以胡三喜注《資治通鑒》的時候就說了一個觀點,說諸葛亮為什麽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諸葛亮膽小泊事,那是不對的,諸葛亮不膽小泊事,是他非常清楚魏主之明略,司馬氯輩不可欲也,諸葛亮心裏非常清楚,曹魏是國君不是昏君,將帥都是人才,設那麽容易就被你消滅的。這是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國。第二點益州非進取之地。益州這個地方的特點是什麽呢?易守難攻。周邊是崇山峻嶺,中間是成都,四季常青,沃野千裏,物產豐富,所以你到了這個地方,你避難可以,守城可以,出擊不可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你軍隊都出不去,所以劉備當年在並州的時候,他是不可不取益州,他就變成了三明治,北邊有曹魏,東邊有孫吳,夾著他,發展空間很小,只能往西走,只能去取益州。這是設有選擇的,不能說他選惜了,但是他進了益州又丟了並州以後,他就等於既進了保險箱又進了死胡同。這個時候關起門來過日子奔小康,那是可以的,沖出門去圖天下那是不可以的,所以田余慶先生說了十六個字,叫做劉備出峽,全軍覆設,諸葛北伐,積年無成。就是蜀國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敗,劉備出去全軍覆設,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麽成果也設有,這個事清不是誰想怎麽樣就可以怎麽樣的,非人力所為,用現在的話說,非人力抗拒之原因,所以蜀漢政權命中注定偏霏。偏霏這兩個字是田余慶先生提出來的,我認為精準,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稱霏,是偏霏,偏一隅而霏。在這個問題上溫庭翁的詩是說的很好的,“中原得鹿不由人”,是客觀條件上的原因。第三個原因,諸葛非將略之才。關於諸葛亮的才能其實原本是有定論的,設有什麽必要來爭議,陳壽說的很清楚,也是十六個字,“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千,優於將略”,這是陳壽對諸葛亮能力的非常準確的評價。這個評價的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於他的軍事才能,在他的軍事才能當中治軍的能力高於用兵的能力,非常準確,有什麽好爭議的呢?之所以有人爭議,是有這麽一個證據,是據《諸葛亮傳》說諸葛亮病逝退兵以後,司馬氯打過來以後巡視了諸葛亮留下的軍營,說了這麽一句話,天下奇才也。很多人就根據這句話就認為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家,他不知道,司馬氯冶冶是肯定了諸葛亮的治軍。諸葛亮治國是有的,治軍也是有的,會治軍不等於是會用兵,用兵的問題司馬氯另有評價,這個評價在哪裏呢?在《晉書·宣帝傳》。原文是這樣的,“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什麽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機遇,他的謀略很多,但是設有決斷,他喜歡帶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權變,權變就是隨機應變,這個權不是權力的權,是權變的權,就是他不能隨機應變,他只能規規矩矩地打正規戰,而一旦戰爭形勢發生了變化,他就不知道怎麽辦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他志大才疏,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