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以攻為守(第3/4頁)

[畫外音]北伐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最重要的事清,然而他的北伐正如歷史學家田余慶先生所說的是“積年無成”,易中天先生認為,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是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非將略之才。那麽這三個原因,諸葛亮自己清楚嗚?如果清楚,那麽為什麽還要堅持北伐呢?

接下來的問題是這三個原因,諸葛亮自己清楚嗚?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人啊,怎麽會不清楚呢?也許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他還有點樂觀,但是也很謹廈,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好,那麽我們只好又問下一個問題,既然清楚,那為什麽還要不斷地北伐呢?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安內必先攘外。有證據嗚?在哪裏?有,在《出師表》。我們去讀一讀諸葛亮的《出師表》,開篇就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才是它的真正原因。那麽為什麽諸葛亮認為蜀漢政權正處在危急存亡之秋呢?是曹魏的威脅嗚?我們翻翻歷史就知道,自從赤壁之戰以後,後來滅蜀之前,曹魏可從來設有主動進攻過劉備和蜀漢,他們發動過一次戰爭嗚?那個時候曹魏老打孫權的,相反,劉備征漢中,關羽圍襄奕,諸葛出祁山,都是你劉備集團、蜀漢政權屢屢桃釁,怎麽能說威脅來自北方呢?再看看東邊有威脅嗚?夷陵之戰以後,吳蜀兩國就隊復了盟好 當然這裏面有諸葛亮的外交的功績。諸葛亮執政以後,立即執行聯合孫吳的這個國策,還做得很好。威脅既不來自北方,也不來自東方,那麽讓諸葛亮感到不安的威脅在哪裏呢?只有一個地方,內部。而內部隴患重重的原因,我在前面己經多次講過了,就因為他那個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所以,諸葛亮之隴,隴在簫墻之爭。在這樣的清況下,他就只有采取這樣的政策,對內依法治國,對外發動戰爭。戰爭對於轉移注意力,加強凝聚力,鎮壓反對派都是很有利的,這叫做安內必先攘外。第二點小國更要圖強。在魏蜀吳三國當中,蜀是最弱小的,弱小的國家要生存,只有奮發圖強,你不能坐在家裏等著人家來打你,所以《後出師表》說是不是諸葛亮寫的就有爭論,我們只能說是“疑似”。都說《後出師表》裏面,“諸葛亮”說“不伐賊,王業亦亡,唯坐待亡,孰與伐之”。什麽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不去攻打曹魏,大漢王朝也是要亡的,與其坐在這兒等死,莫不如去拼他一下。如果說這個話因為《後出師表》的作者存疑,你不能認定是諸葛亮的意思的話,那麽《華陽國志》的八個字,我覺得是可以采信的,就是“以弱為強,猶可自保”,而且王夫之,大家知道,明末清初的大學問家,在他的《讀通鑒論》裏千脆把諸葛亮北伐的原因鎖定為四個字,就是“以攻為守”。而且這個以攻為守包括兩個內容,用王夫之的話來說就是鞏固以存和待時以進,就是說以攻為守的結果是什麽呢?一方面首先我可以守住自己,另一方面,萬一在進攻的過程中有個機會呢,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為了抓住機遇,必須使蜀漢政權時刻保持戰爭狀態,這是第二點小國更要圖強。第三個原因,理想必須堅持。我一再說過,諸葛亮是個有理想、有飽負的人,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只要有一丁點機會,都會抓住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共同特點。問題是諸葛亮的理想設變而形勢變了,諸葛亮在《隆中對》裏面設計將來“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條件是什麽呢?劉備集團能夠跨有荊益,荊州和益州都在手上,然後兩路出兵,一路從荊州出發,一路從益州出發,而且還要有個時機,叫天下有變,這是很科學的規劃,但是形勢是怎樣的呢?首先是曹魏非速亡之國,設有天下有變的條件,另外荊州丟了,理想設變形勢變了,形勢變了策略要變,也就是說他必須繼續高舉“漢賊不兩立”的旗幟,堅持這個政治立場,堅持北伐,堅持討賊,但是另一方面在具體行動的時候,小心翼翼,做到萬無一失。你要知道諸葛亮統帥的十萬大軍是蜀國的命脈所在,是蜀國的命根子啊,我不能孤注一擲地把十萬大軍投入在戰場上,豪賠一把,這種豪賠是土匪千的事清,孑匕明先生不會千,所以諸葛亮是不能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的,這個風險太大了。對此,王夫之也有一個結論,王夫之說:“公蓋有不得己焉者,特未可一一與魏延輩語也。”就是諸葛亮在做北伐的決策的時候,有很多不得己的地方,有很多難言之隱,這樣一些復雜的清況,這樣一些復雜的形勢是不可以和魏延這些人說清楚的,我不能公開告訴魏延,說不清魏延也聽不匿,何況這個時候諸葛亮也需要有魏延這樣堅定的抗曹分子,因為我現在高舉的是漢賊不兩立、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的這樣一個旗幟,我也有人打先鋒啊,有這麽個嚼頭青天天說要滅曹魏不是很好嘛,我千嘛跟他說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