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解讀於丹》

《於丹〈論語〉心得》引起強烈反響,柴靜采訪於丹,半路殺出易中天。

睿智的思想,犀利的語言。

易中天:“越是高級的東西越簡單。”

心靈的碰撞,精彩的火花。

於丹:“讓經典化為一種感受。”“孔子更多的是一種理念。”

讓我們看到講壇下一個率真的於丹。敬請關注《百家講壇》特別訪談節目——解讀於丹。

主持人:各位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百家講壇》。在《百家講壇》上講《論語》,說容易也容易,因為這本書兩千年來已經被講得浩如煙海了;說難可真是挺難的,因為要講給2006年的現代人聽,還要在有上千萬觀眾的電視上講。這個很艱難的任務交給的還不是一位白發的夫子,而是一位年輕的女性。今天,於丹解讀《論語》,我們解讀於丹,掌聲歡迎。

於丹: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在來采訪之前,有人就問我說,中國講了這麽多年的儒教了,甚至有人在網上寫,說如果沒有當年的“打到孔家店”的話,像於丹女士這樣的現在還得裹著小腳呢。我們為什麽有必要在今天再來講《論語》呢?

於丹:其實,我覺得認知《論語》是讓我們重新回到中國的文化原點,去進行它最本初的、最樸素意義上的解讀。《論語》其實在我們整個這幾千年文化中,有一個被主流意識形態化,而且被經典化的過程。我覺得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是穿越那個作為主流文化,被高高架在殿堂之上,被作為一個宗教供奉起來的那個儒學,而回到最初的原點。

主持人;您說的這個原點是什麽?

於丹:這種原點我覺得是作用於每個人內心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每個人要做的事情,不是用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是用半部《論語》來修自身,作為一個內心的映照,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人可以有他自己的解釋。

主持人:可是有人覺得《論語》是兩千多年前的老道理,這些道理對現代人有用嗎?

於丹:我覺得這種道理跟現代人之間,只要是真理,到任何時候都是有用的。那兩千多年以前太陽就是從東邊出來,到了今天它也沒有改從西邊。也就是說兩千多年前,那些最樸素的人際之間的交往,還有就是人這一生要經歷的歷程,到了今天還是一樣。像孔夫子說,人生也就三個大階段,記住三個字,就能夠避免好多跟頭:他說人年少之時都是血氣未定,很沖動的時候,叫做戒之在“色”,你只要這一關闖過去了,你年輕時候的一個大坎兒就過去了;到中年的時候,開始要建功立業了,開始要自己在社會上建立功勛、建立名分了,所以他說就一個字,戒之在“鬥”,誰不為職稱,不為房子,不為工資,不為自己一個獎狀,去有心理不平衡,去爭去搶啊?說你記住了,不要鬥,就平和了;說到老的時候,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人因為得的太多,所以才患失,老年人才老不停地因為患失而抱怨,這樣的話你老沒有一種爽朗的心境,所以他告訴你說,把所得放輕一點,你的心就會開闊。其實你說,古人也走這個階段,今人還是這個階段,只不過你的形態不同了,但道理永遠是一樣的。

主持人:我看到網上還有人特意把你的履歷貼出來,說於丹只不過是一個傳媒學院的教授,而且還是一個碩士生導師,他的意思是,你講的能服眾嗎?

於丹:其實不僅是我要講的東西不存在服眾的問題,我認為聖賢和經典也不一定要服眾,所謂求仁得仁,每一個人從同樣一個事情裏面得到的解讀永遠不同。我只不過是一個傳播者。因為我自己是學傳播的,但是在更早的時候我就是學先秦古典文學的,我覺得我把我碩士時候的先秦兩漢這樣古典文學在心裏的東西,跟我後來博士時候學的傳播的東西揉在一起,無非是用傳播作為一個途徑,然後讓經典化為一種感受,來完成這麽一種溝通。我在開始講這個《論語》心得之前,制片人就明確地跟我講,說你講的所有的內容是15歲的中學生一定要聽得懂。

主持人:但是要讓15歲的孩子都聽得明白,聽得都感興趣,要靠什麽?

於丹:要靠我們把所有的經典先還原成生活。我一直認為經典的意義不在於從外在傳輸,而在於從內心喚醒。一個15歲的孩子,他聽到的一個流行歌曲的歌詞,可能怦然入心,因為他覺得這是他日記裏面說了半天沒說明白的一句話,別人替他說出來了。如果他能夠有遇合流行歌曲那樣的心情,去遇合了《論語》裏的一句話,覺得怦然入心,這是我懵懂中一直在期待但是沒明白的,有人說出來了。那我就覺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