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中國社會主義(第4/4頁)

中國人有創業有守成,西方則有創無守,有業無承。故中國觀念有傳統,而西方則無之。中國五倫,由夫婦得子女成血統,君臣為政統,朋友則當屬道統,尤在政統上。故師道尤在君道上。西方人無傳統觀,今國人則稱之曰法統。法由人造,隨時更改,何得有統。梁任公以西方為法治,中國為禮治。禮則人類之性情,大群之道義,自可有統。西方之法,由多數人創立。其多數則隨時變易,故法亦無統,惟尚多數。中國道統則本之心性,可以歷久而常存。

中國人言:“黃金滿籝不如遺子一經”。此屬另一義,黃金滿籝,亦以傳子孫。西方人則個人主義,黃金滿籝,亦不以傳子孫。無傳,故不可久。西方資本家,或有捐獻,或獻上帝教堂,或獻社會其他公共事業,或分贈他人。捐獻分贈與傳授不同。傳則有繼,捐贈非有繼。故西方人僅知有公私之別,乃無先後之傳。心理如此,事業亦然。故西方之資本主義亦當及身而盡,無可傳。

其實西方之共產主義,仍屬個人主義。取之他人,非以公之大群,亦非傳之子孫。則資本主義既失敗,共產主義亦當消失,同為不可久。中國人之通財共產,則非個人主義。故如中國自宋以來相傳之義莊制,即可永相承傳,益廣大益深厚,而綿延不絕。

惟其西方事業無傳統,苟有傳則專在物質上。如一大工廠,其傳統只在其建築及機器上。一大帝國,其傳統亦只在其武力與疆土上。武力倚仗,亦仍在機器上。機器無生命無傳統,久而必弊,故西方人不言久不言傳,惟言變惟言新,垂統繼承則自無可言。此為中西一大相異。

或疑科學亦由人類智慧所發明,但此種智慧乃從人心之興趣來,興趣則隨時隨地隨人而易變,並易生厭倦。中國人之智慧則從心性之全體來,故重在道義上,乃天人合一,不專以隨時隨地個人之興趣為依歸,並亦不會有厭倦。故道義有傳統。而興趣則不能有傳統。西方人之科學發明,亦實無傳統可言,因此無持久之希望與把握。此則亦當深思而極論者。

西方社會既屬個人主義,故其父成為一大資本家,其子女轉易對資本生厭倦心。歷時既久,而人心之厭倦亦益甚。其事業之不能長繼永傳,亦自無疑義。

抑且科學上之高深發明,既供商業資本主義之利用,宜可解淡了科學天才對此方面之繼續新發明。如萬有引力與水蒸汽之發明,豈為營財致富,而亦竟為營財致富者所利用。則此一番科學發明之高深興趣,亦當為之而解淡,此尤難以具體申論者。

故西方人好言變,中國人好言常。科學發明亦只主變不主常。科學愈發達,其群乃更無常道可期。此又何止經濟一途為然。

然則縱使當前之經濟盛況,一時由西方轉移到東方來。而經久變通,則西方近代之科學發明機器利用,其勢仍將變。西方之科學創造,將一變而漸歸入東方傳統之藝術創造中來。此層非本篇所能詳論。考之中西雙方之國民性,與其歷史傳統,而仍可預言以判者。故不憚簡略伸其要端如此,幸讀者之自思之。

或問科學與藝術究何異?曰兩者皆寄於外物,惟科學以外物為主,而藝術則終仍以人心為主。內外之辨,亦中西文化一大分辨所在。中國人之藝術,則仍可歸入中國人之道義中。余已在他篇論及,此不再詳。

然則今日大陸果有意推行中國社會主義,以代替蘇俄所奉行之共產主義,豈不極為恰當。但惜今日之中國人,已少通知中國以往之歷史,更少保留中國傳統心情。不知以往中國社會究何真相,即一己天賦之真性情亦不自知,則中國社會主義又何從推行?

今再綜合言之,中國之社會經濟,終必歸於通財共產,以大群一體為主。而與西方之個人主義,則無論其為資本主義,或為共產主義,皆必大相異。此則可一言而定者。

又按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民生主義,余曾謂亦即中國之社會主義,已詳他篇,茲不贅。

(一九八七年作,三月曾載《聯合報》題名《中國社會主義與學生運動》,四月改為此文)思想者自由